百词典

《洗竹》

时间: 2025-04-26 07:05:56

诗句

道院竹繁教略洗,鸣琴酌酒看扶疏。

不图结实来双凤,

且要长竿钓巨鱼。

锦箨裁冠添散逸,玉芽修馔称清虚。

有时记得三天事,自向琅玕节下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5:56

原文展示:

道院竹繁教略洗,
鸣琴酌酒看扶疏。
不图结实来双凤,
且要长竿钓巨鱼。
锦箨裁冠添散逸,
玉芽修馔称清虚。
有时记得三天事,
自向琅玕节下书。

白话文翻译:

在道院中,竹子茂盛,稍微洗刷一下,
我弹琴饮酒,看着竹影摇曳。
不求竹子结实来双凤,
只想用长竿钓到巨鱼。
用锦缎裁剪的冠冕,增添了我的闲逸,
玉芽制作的美味,称得上清虚。
有时想起三天以前的事情,
我便在琅玕节下写下这些。

注释:

  • 道院:道教的院落或庙宇,表示修身养性的地方。
  • 竹繁:竹子茂盛,象征清雅与高洁。
  • 略洗:稍微洗刷,暗指对生活的随意和淡泊。
  • 鸣琴:弹琴,代表雅致的生活情趣。
  • 酌酒:饮酒,表示闲适的生活方式。
  • 双凤:比喻美好的结果,通常用来形容成双成对的美好事物。
  • 长竿钓巨鱼:象征追求大目标或理想。
  • 锦箨:用锦缎制作的竹叶,象征华美。
  • 玉芽:指新芽或新鲜的食材,寓意清新与纯净。
  • 琅玕节:古代节日,象征着美好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贞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作常反映出道家思想,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创作背景:

《洗竹》创作于追求清幽生活的背景下,诗人身处道院,感受到自然的雅致与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诗歌鉴赏:

《洗竹》通过描写道院中的竹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幽生活的向往。开头的“道院竹繁教略洗”就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雅致的环境,竹子的繁茂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而“略洗”则暗示着修身养性、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鸣琴酌酒看扶疏”描绘了一个闲适的场景,琴声与酒香交织,令人放松。

诗中“不图结实来双凤,且要长竿钓巨鱼”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态度:不拘泥于眼前的成果,而是追求更高的目标。这种追求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期望,也反映了对生活的从容与自信。

后半部分的“锦箨裁冠添散逸,玉芽修馔称清虚”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闲逸生活的向往,锦缎与玉芽的结合,暗示着高雅与清新。最后两句则回归到对时光的思考,表明了诗人对生活的珍惜与对过往的回忆,增添了诗的深度。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境中,融入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展示了王贞白特有的道家哲学与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道院竹繁教略洗:描绘道院中竹子的繁茂生长,传达出一种自然的美好。
  • 鸣琴酌酒看扶疏:弹琴饮酒,享受闲适的生活,表现出一种雅致的情调。
  • 不图结实来双凤:表达了对成果的淡泊,不追求世俗的成就。
  • 且要长竿钓巨鱼:渴望追求更高的理想,象征着对生活的追求与探索。
  • 锦箨裁冠添散逸:用华丽的装饰来增添生活的雅趣,体现了对美的追求。
  • 玉芽修馔称清虚:象征着简单而清新的生活态度。
  • 有时记得三天事:提及对过往的记忆,暗示着对时间的珍惜。
  • 自向琅玕节下书:在节日写下这些思考,体现了对生活的记录与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和理想结合,象征着生命的生机与追求。
  • 对仗:如“鸣琴酌酒”与“锦箨裁冠”,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竹子、琴酒等意象象征着高洁、雅致的生活。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追求自然、清新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理想与目标的坚持,体现了道家哲学中对生活的淡泊与对自然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坚韧。
  • :代表文雅与艺术。
  • :象征闲适与享受。
  • :象征美好与吉祥。
  • :象征理想与追求。
  • :象征华美与精致。
  • :象征纯净与高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道院”是指什么? A. 道教的院落
    B. 佛教寺庙
    C. 学校
    D. 政府机关

  2. 诗人“不图结实来双凤”的意思是? A. 追求世俗的成功
    B. 不在乎眼前的成果
    C. 只追求名声
    D. 渴望财富

  3. “长竿钓巨鱼”中的“巨鱼”象征什么? A. 生活中的琐事
    B. 追求的理想
    C. 物质财富
    D. 家庭和睦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王贞白《洗竹》李白《将进酒》:两者都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但王贞白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更突出豪放与洒脱的个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文人生活与诗歌》

相关查询

蒋苕生前辈挽诗 其一 杂曲歌辞。回波乐 祈雨洩潭 岭外守岁(一作李德裕诗) 送晁补阙归日本国 与西垣同宿岳阳楼上酒后成长短句并示冬谷道人 甲辰都下留别春潭伯乔两弟 游绿溪庵赠种花僧石岩 七月十二日携儿侄西村观获示之以诗 江陵怀古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犄角之势 加添 近捷 鼓韛 锦衣纨裤 牛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包含汗的成语 苏李体 玄字旁的字 本种 卝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扬名四海 眼中钉,肉中刺 盘龙卧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