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临清访谢茂秦故居不得》

时间: 2025-05-01 03:39:12

诗句

客舟晚系卫河滨,却忆论诗谢茂秦。

异代风烟青海宅,中原坛坫白衣人。

关河墓远魂难返,车笠盟寒事莫论。

回首三弇文藻地,风流一样绝音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9:12

原文展示:

客舟晚系卫河滨,却忆论诗谢茂秦。
异代风烟青海宅,中原坛坫白衣人。
关河墓远魂难返,车笠盟寒事莫论。
回首三弇文藻地,风流一样绝音尘。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客船停靠在卫河的岸边,我却回忆起与谢茂秦论诗的情景。异乡的风烟渺茫,青海的住所仿佛在遥远的时代,中原的坛坫上,白衣人曾经在此吟咏。可是关山河流遥远,故人的灵魂难以归来,曾经的盟誓与寒冷的事宜,今已无可再提。回首那三弇文藻之地,风流人物的风采依旧,然而已是绝响尘封。

注释:

  • 临清:指临清市,位于中国河北省。
  • 卫河:卫河是中国的一条河流,流经临清。
  • 谢茂秦:清代著名文人,诗词成就显著。
  • 青海宅:指青海省的住所,象征遥远的故乡。
  • 中原:指中国的中部地区,文化发源地。
  • 三弇:指三弇书院,著名书院之一,文化氛围浓厚。
  • 车笠:古时文人之间的友好交往,常用作诗文一体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学金,清代诗人,生活在政治动荡、社会变迁的时代,以诗歌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其诗风简练而富有深意,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汪学金在临清访谢茂秦故居时,表达了对过往文人交往的怀念。时代的变迁使得人们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感到惋惜,诗中流露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文化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谢茂秦和文人雅士的怀念。开头的“客舟晚系卫河滨”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傍晚,河边的悠闲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形成鲜明对比。诗中提到“异代风烟青海宅”和“中原坛坫白衣人”,不仅描绘了两地的地理景象,更是对文化与历史的深情回望。

在对比中,诗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虽然记忆犹新,但往日的风流人物已成绝响,令人唏嘘。最后一联的“回首三弇文藻地,风流一样绝音尘”极具诗意,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渴望与无奈,仿佛在提醒后人珍惜当下的文化积累,延续历史的光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客舟晚系卫河滨

    • 描述了傍晚时分,客船停靠在卫河岸边,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却忆论诗谢茂秦

    • 诗人回忆起与谢茂秦讨论诗词的情景,表达对往事的怀念。
  3. 异代风烟青海宅

    • 青海的住所象征着遥远的故乡与历史,风烟意指时间的流逝与变迁。
  4. 中原坛坫白衣人

    • 中原的坛坫是文人聚集之地,白衣人则指代当年那些风流才子。
  5. 关河墓远魂难返

    • 关山河流的遥远使得故人的灵魂难以归来,暗含对逝去岁月的惋惜。
  6. 车笠盟寒事莫论

    • 车笠是古代文人朋友间的象征,盟誓的事情已成往事,不再提及。
  7. 回首三弇文藻地

    • 三弇书院是文化盛地,诗人回望此地,感慨万千。
  8. 风流一样绝音尘

    • 风流人物的风采依旧,但已是绝响,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文化的流逝。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关河墓远”与“车笠盟寒”,形成对称的结构。
  • 意象:运用自然景象(河、舟)与人文景象(文人、坛坫)相结合,增强诗的情感深度。
  • 比喻:如“风流一样绝音尘”,通过比较,展现对文化遗产的感慨。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已逝文人雅士的怀念与对文化传承的渴望。通过怀旧的情感,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关注文化的延续。

意象分析:

  • 卫河:象征静谧与思考,连接着人们的记忆与往事。
  • 青海:代表遥远的故乡与历史,传递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 白衣人:象征风流才子,代表了文人雅士的理想与追求。
  • 三弇文藻地:文化的象征,承载着历史的厚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卫河”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河北省
    • B) 青海省
    • C) 河南省
  2. “车笠盟寒”中的“车笠”指代什么?

    • A) 友情
    • B) 财富
    • C) 生活
  3. 诗中提到的“白衣人”是指什么?

    • A) 武将
    • B) 文人
    • C) 商人

答案:

  1. A) 河北省
  2. A) 友情
  3. B) 文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杜甫《登高》

  • 描述孤独与忧国之情,反映历史的沧桑。

李白《将进酒》

  • 表现豪放与对人生的畅怀,强调酒与诗的结合。

两者在情感表达和主题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诗词入门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九日五首·其一 秋雨叹三首 其三 宴戎州杨使君东楼 贻阮隐居 天河 曲江三章章五句 子规 曲江对酒 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较热退晚加小凉稳睡…呈元二十一曹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恩重泰山 知虑 矢字旁的字 萋斐成锦 一生一世 探手可得 瓦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屯雷 回远 贝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怪雨盲风 竹叶菜 迫不及待 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