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0:50
咫尺论心恨未能,
蓟门南望睇空凝。
忧时定复添华发,
医国真应属折肱。
归喜冬檐支睡枕,
行当霜路蹴层冰。
欲知诸老拳拳意,
不减韩翁惜孔丞。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深切忧恨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即使身处咫尺之间,心中却难以沟通,令人心痛。站在蓟门向南眺望,看到的是一片空寂的景象。面对时局的动荡,忧虑之情让我的白发愈加增添,治理国家的重任,真应该由那些有能力的人来承担。归乡的喜悦在冬天的屋檐下得以安眠,行走在霜冻的道路上,脚下踩着的是层层冰霜。想要知道那些老者拳拳之心,依然不减当年韩愈对孔子的敬重和珍惜。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实际指身边的人或事。
心恨:指内心的怨恨与不满。
蓟门:指古代北京的一个重要关口。
空凝:形容空旷的地方让人感到凝重。
忧时:忧虑时局的变化。
华发:白发,常用来形容年岁渐长。
医国:治理国家,治国安民。
折肱:指因劳累或为国奉献而受伤。
归喜:归乡的快乐。
冬檐:冬天的屋檐,象征温暖与安宁。
霜路:指寒霜覆盖的道路,象征艰难的行程。
诸老:指年长的人们,可能是指有经验的前辈。
拳拳意:形容诚挚的心意。
作者介绍:费宏,明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丰富的历史知识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年代。作者以个人的遭遇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传达出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开篇“咫尺论心恨未能”,直接表达了作者在与人沟通上的无奈,暗示了他与国家之间的距离感和心灵的隔阂。接下来的描写“蓟门南望睇空凝”,则将视野从个人情感扩展到国家的现状,体现出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怀。
“忧时定复添华发”一句,直白而有力地揭示了作者因忧虑而逐渐衰老的心境,反映了他对时局的敏感和对未来的担忧。而“医国真应属折肱”,则展现出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强调了治理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在描写归乡的喜悦时,作者用“冬檐支睡枕”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温暖和安宁的氛围,似乎在对比前面的忧虑与后面的安宁,显示了心灵的复杂与矛盾。最后一联“欲知诸老拳拳意”,更是通过对比韩愈与孔子的关系,表达了对前辈知识与德行的敬仰。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有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厚的家国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构建了生动的画面,也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咫尺论心恨未能”表达了什么情感?
“忧时定复添华发”中“华发”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韩翁”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费宏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有相似的忧国情怀,都是在国家动荡时期,诗人以个人情感寄托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杜甫在《春望》中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传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哀痛;而费宏则通过个人经历与季节的变化,表达了对家国的深切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