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8:50
昼锦堂 其三
作者: 樊增祥
玉镜蛛灵,雕檐鹊喜,徙倚连理枝旁。
小比肩人重见,叶对花当。
留仙裙开分蛱蝶,锁云囊小绣鸳鸯。
潇湘水,换了绛河,凌波试认英皇。
兰当。清夏气,珠树底,薰风酝酿红芳。
并坐珊瑚女子,似说昭阳。
画屏侧畔红鹦对,玉钗头上紫鸾双。
谁得似,除是同心薰箭,比目莲房。
在阳光下,镜子里映出蛛丝的灵动,精美的屋檐上喜鹊欢跳,倚靠在连理枝旁。
小比肩的人重又相见,叶子与花儿对映。
仙女的裙子轻轻展开,蝴蝶翩翩飞舞;锁住云彩的小袋子里绣着鸳鸯。
潇湘水变成了绛河,试着在波上辨认那英俊的君王。
兰花绽放,清夏的气息在珠树下弥漫,薰风中酝酿着红色的花香。
珊瑚女子并肩而坐,仿佛在说着昭阳的故事。
画屏旁红鹦鹉对着,玉钗上的紫鸾双双飞舞。
谁能比得上,唯有那同心的薰箭,像比目鱼的房间一样紧密。
作者介绍
樊增祥是清代的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描写而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富有情感,常常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昼锦堂 其三》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相对安定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美好场景,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充满生命力的场景。诗的开头通过“玉镜蛛灵,雕檐鹊喜”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花园。接着,小比肩人的重见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重逢和情感的交织,似乎在诉说着一种久别重逢的喜悦。
诗中“留仙裙开分蛱蝶”的意象,既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也隐含着一种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后半部分中提到的“潇湘水”、“英皇”等意象,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理想化生活的渴望。整首诗在清夏的气息中,充满了爱的期待与温暖的情感,展现出一种美好而轻松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例如,“雕檐鹊喜”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让自然界的生物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向往,描绘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展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雕檐鹊喜”的意思是:
A. 喜鹊在屋檐上欢快跳跃
B. 雕刻的屋檐上有喜鹊
C. 喜鹊在树上唱歌
“留仙裙开分蛱蝶”的意象主要是指:
A. 仙女的裙子与蝴蝶的飞舞
B. 蝴蝶在裙子上停留
C. 仙女在跳舞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樊增祥的《昼锦堂 其三》与朱熹的《春日偶成》都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樊增祥的作品更加强调情感的细腻与浪漫,而朱熹则更多地表达了哲理与思考。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都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