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昼锦堂》

时间: 2025-05-02 13:25:30

诗句

掩敛轻寒,徘徊短巷触目蛛网帘栊。

暗想别来心事,泪湿衣重。

夭桃红妍人面杳,绣筝尘满玉楼空。

无端恨、尺素寄将,双鱼路隔难通。

匆匆。

凝眺远,分手处,垂杨如雾冥濛。

乍可长条拂地,更系游骢。

旅情空结千丝冷,瘦腰谁管一春慵。

隋堤畔,犹胜那回行役,细雨孤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5:30

原文展示:

昼锦堂
作者: 汪东

掩敛轻寒,徘徊短巷触目蛛网帘栊。
暗想别来心事,泪湿衣重。
夭桃红妍人面杳,绣筝尘满玉楼空。
无端恨尺素寄将,双鱼路隔难通。
匆匆。凝眺远,分手处,垂杨如雾冥濛。
乍可长条拂地,更系游骢。
旅情空结千丝冷,瘦腰谁管一春慵。
隋堤畔,犹胜那回行役,细雨孤篷。


白话文翻译:

闭上窗户,微寒的气息在空气中流淌,我在短短的小巷中徘徊,眼前的蛛网帘栊令人心生惆怅。暗自思念离别后的心事,泪水湿透了衣衫,沉重无比。夭桃红艳,然而伊人已不见,绣筝上满是尘埃,玉楼也空荡荡的。无缘无故的怨恨,尺素(信纸)寄去,却难以传达,双鱼(比喻两心相隔)之间的路途遥远难通。匆匆而过,遥望远方,那是分手的地方,垂柳似雾,朦胧迷离。偶尔长条拂地,牵挂游骢(马车)。旅途的情感如千丝般冷却,瘦弱的腰肢无人关心,春日懒散。隋堤边,依旧胜过那次的行役,细雨淅沥,孤舟漂泊。


注释:

字词注释:

  • 掩敛: 收起,闭合。
  • 轻寒: 微微的寒意。
  • 蛛网帘栊: 指窗帘上挂着的蛛网,象征着隔离和思念。
  • 夭桃: 夭折的桃花,形容桃花娇艳却短暂。
  • 尺素: 细长的纸,常用作书信。
  • 双鱼路隔: 比喻两个相爱的人因距离而无法相见。

典故解析:

  • 隋堤: 指古代隋朝时期的堤岸,隐喻情感的流逝和时光的无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蕴含深厚的情感与细腻的描写。汪东的诗风清丽,擅长表达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汪东对离别之情的感慨,表现了他对故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惆怅,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对情感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歌鉴赏:

《昼锦堂》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开篇以“掩敛轻寒”引入,描绘出微凉的气候,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诗人徘徊在短巷中,蛛网帘栊的意象不仅显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隔离。接着,诗人提到“夭桃红妍”,桃花的娇艳与伊人的缺失形成鲜明对比,深刻表现了失去的惋惜。

“泪湿衣重”两个字,直接传达了内心的悲伤与苦楚。随后的“无端恨尺素寄将”,则表现了对爱情的无奈与无助,信纸虽寄,但心意难传,情感无法沟通。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情感的层次也愈加丰富,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

诗中“匆匆”二字,仿佛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而“旅情空结千丝冷”则表达了旅途中孤独无助的心情。最后的“隋堤畔,犹胜那回行役”,将情感与景物结合,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当下的无奈,形成一种深刻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掩敛轻寒: 诗人感受到微寒,情感的隐秘与内心的柔软。
  2. 徘徊短巷触目蛛网帘栊: 在短巷中徘徊,蛛网帘栊象征着孤独。
  3. 暗想别来心事,泪湿衣重: 思念离别的情感,泪水浸透衣服。
  4. 夭桃红妍人面杳: 桃花的美丽与人的失去形成对比。
  5. 绣筝尘满玉楼空: 琴台上积满尘埃,表明心情的冷清。
  6. 无端恨尺素寄将: 对信件的寄托无奈,表达情感的隔阂。
  7. 双鱼路隔难通: 比喻两情相隔,心灵的距离。
  8. 匆匆。凝眺远: 表达时间的匆忙与对远方的思念。
  9. 分手处,垂杨如雾冥濛: 分别的地方,柳树模糊如雾,传达情感的朦胧。
  10. 乍可长条拂地,更系游骢: 柳条拂地,暗示牵挂的心情。
  11. 旅情空结千丝冷: 旅途中情感的冷淡与孤独。
  12. 瘦腰谁管一春慵: 形容对春日懒散的无奈与漠视。
  13. 隋堤畔,犹胜那回行役,细雨孤篷: 最后以隋堤的回忆,表现对过往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自然景物比喻内心情感,如“夭桃红妍”比喻失去的美好。
  • 拟人: 柳树的“如雾冥濛”,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 “双鱼路隔难通”与“匆匆。凝眺远”形成对比,加深情感的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现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反映了人们在时间流逝中对情感的珍视与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轻寒: 代表内心的惆怅与孤独。
  • 蛛网: 象征隔离与失落。
  • 夭桃: 象征短暂的美丽与失去。
  • 垂杨: 代表思念与依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尺素”是指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信纸
    • C. 一种花
    • D. 一种饮品
  2. 诗人对“夭桃”的描写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惆怅
    • C. 愤怒
    • D. 疲惫
  3. “细雨孤篷”中的“孤篷”可以理解为:

    • A. 一种船
    • B. 一个人
    • C. 一种花
    • D. 一种动物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
  • 唐代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
  • 杜甫的《春望》则反映了大时代背景下的离愁别绪,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 焦山登眺 木兰花慢 送陈石泉自北归 志雅堂杂钞 木兰花慢 悼刘沛生孝廉 木兰花慢 转轮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寄豫章故人) 木兰花慢 赠通守娄公致政还乡有序 木兰花慢•壬戌展重阳,集次公寓园 木兰花慢·题林子有词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寡鹄孤鸾 烟爨 人涉卬否 艸字旁的字 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立字旁的字 母德 自得其乐 竹兜 白丝 火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包含匆的词语有哪些 与人无争 臣字旁的字 摧心剖肝 合冻 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