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4:00
老来吟拙自知羞,好景无诗未易酬。
湖海愁看今夜月,功名虚度十年秋。
清光偏照虑仝屋,孤影自登王粲楼。
我欲乘风蟾窟去,安能与世人沉浮。
老了,知道自己写得拙劣而感到羞愧,面对美好的景色却没有诗可以表达,难以报答这优美的情景。今晚的明月在湖海上让我感到愁苦,十年的功名却在秋天虚度而去。清辉恰好照在我忧虑的房屋上,孤独的身影自登王粲的楼阁。我想乘风前往月宫,怎能与世间的人沉浮不定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王粲楼”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诗人王粲,代表了文学才子,具有高雅的意境。而“乘风蟾窟”则借用了古代神话传说的意象,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脱尘世的愿望。
作者介绍:
黄庚,字仲华,号景舫,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多变,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老年,反映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在经历了十年科举生涯的磨砺后,诗人感到对功名的追求并未带来实质的满足,反而更加思考人生的真谛。
这首诗通篇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与对现实的无奈。开头两句以“吟拙”自谦,直接揭示了诗人的自我认知,既有对自己才华的羞愧,也透露出对美好景色无法用诗歌表达的遗憾。接下来的“湖海愁看今夜月”,夜色下的湖海与明月映衬出诗人的孤独与愁苦,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共鸣。诗中“功名虚度十年秋”,不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自省,也是一种对社会浮华的批判。在这段人生旅程中,诗人感受到的并非是荣华,而是空虚与失落。
接着,诗人描绘了清光照射下的孤影,进一步强调了孤独的主题。“我欲乘风蟾窟去”则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的逃避,表现出一种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世俗沉浮的不屑。这种矛盾的心理在整首诗中反复交织,使得作品在情感上更加丰富和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体现了孤独、失落和对自由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