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3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34:08
题卧龙山
作者:陆游 〔宋代〕
涪翁几日客,遗墨遍苍崖。
作吏今三月,偷闲始一来。
云归就檐宿,江怒触山回。
更欲穷幽赏,城头叠鼓催。
全诗翻译:
涪翁在这里做客已经几天了,他留下的墨迹遍布在这苍翠的山崖上。作为一个官员,我在这个三月里,终于偷得片刻闲暇,特意前来一游。云彩归来时在屋檐下停留,江水愤怒地撞击着山峰,水流折回。更想深入幽静之处欣赏美景,但城头的鼓声催促着我不得不离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情。陆游的作品常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体现其崇高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题卧龙山》作于陆游晚年,他常常游历名山大川,以寄托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故国的思念。此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的“涪翁几日客”点出诗人身处的环境,并引入李白的形象,暗示着对大诗人的敬仰与追随。接着提到“作吏今三月”,诗人用简短的几句道出自己作为官员的无奈与疲惫,偷得片刻闲暇,体现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云归就檐宿,江怒触山回”两句,描绘了云与江水的壮丽景象,借自然的变化表达内心的波动。最后两句“更欲穷幽赏,城头叠鼓催”则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然而现实的鼓声却不断催促他回归,显示出一种无奈与压迫感。
通过这些自然意象和个人感受的交织,陆游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现了卧龙山的美丽风光,更深刻地揭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失望,反映了陆游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涪翁”指的是哪个著名诗人?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D. 王维
“云归就檐宿”中的“云”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轻松
B. 自由
C. 变化
D. 幸福
诗中“更欲穷幽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官场的热爱
B. 对自然的厌倦
C. 对美景的向往
D.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题卧龙山》与陶渊明的《饮酒》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陆游的诗更具历史感与壮丽的自然描写,而陶渊明则更强调个人的淡泊与内心的宁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