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3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1:14
春晴
陆游 〔宋代〕
雨断云归两作晴,
夕阳鼓角动高城。
客愁正得酒排去,
草色直疑烟染成。
莺为风和初命友,
鸥缘水长欲寻盟。
不须苦问春深浅,
陌上吹萧已卖饧。
春天的阳光在雨水停歇、云彩归来的时候显得格外明媚,
夕阳下,战鼓声响起,回荡在高耸的城墙上。
愁苦的客人正借着酒意来排遣心中的忧愁,
草地的颜色仿佛是烟雾染成的一般美丽。
黄莺在微风中鸣唱,仿佛是在迎接初次的朋友,
海鸥在水面上飞翔,似乎在寻找彼此的盟约。
不必过于纠结于春天的深浅变化,
因为田间小道上传来的笛声已经在卖卖糖饧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以其爱国情怀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以及对故国的思念与忧虑。
创作背景: 《春晴》创作于南宋时期,国家动荡、民族危机频发。陆游在政治上屡遭挫折,内心充满忧国忧民之情,但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春晴》以清新明丽的春天景象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首联“雨断云归两作晴,夕阳鼓角动高城”,通过描写天气的转变,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春日气氛。夕阳的映照与高城的鼓角声结合,形成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现实的紧迫感。
中间两联“客愁正得酒排去,草色直疑烟染成”,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排遣。酒是借酒消愁的象征,而草色则以其美丽的景象,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两联“不须苦问春深浅,陌上吹萧已卖饧”,则以轻松的口吻表达了对春天的享受,不必过于纠结于春天的深浅变化,田间小路上吹来的笛声,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陆游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情绪,展现了在动荡岁月中对自然与友谊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春晴》的作者是?
A. 杜甫
B. 白居易
C. 陆游
D. 李白
诗中提到哪种乐器?
A. 琵琶
B. 笛
C. 钹
D. 箫
“草色直疑烟染成”中的“烟”指的是什么?
A. 烟雾
B. 春天
C. 酒
D. 夕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春晴》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两首诗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陆游的诗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流露,而王安石则更多地反映了对故国的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展现了各自的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