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渔父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3 13:05:40

诗句

晚菘更可制酸齑,和羹好趁雉初肥。

山梁产,羽毛翚,佳品真殊碧野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3:05:40

原文展示

晚菘更可制酸齑,和羹好趁雉初肥。山梁产,羽毛翚,佳品真殊碧野鸡。

白话文翻译

晚上的菘菜更适合腌制成酸咸的小菜,做汤的时候要趁着野雉刚开始肥美的时候。山梁上出产的,羽毛轻盈,真是碧野中的美味佳品。

注释

  • :指的是一种蔬菜,通常是指白菜等。
  • 酸齑:腌制的酸菜。
  • 和羹:指用美味的菜肴做汤。
  • :野雉,是一种鸟类,肉质鲜美。
  • 山梁:山脊。
  • :飞翔,轻盈的意思。
  • 碧野鸡:指的是在青翠的野外捕捉到的野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奕绘,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作品流传下来的数量较少,风格清新自然,常描绘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自然食材的喜爱和对丰收的欣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田园饮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诗人以“晚菘”和“野雉”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简单的食材提升为美味的象征,透出一种自然、质朴的美。第一句“晚菘更可制酸齑”开篇便点明了食物的特性,菘菜在秋季更适合腌制,蕴含着自然的循环与人们的智慧。第二句“和羹好趁雉初肥”则表现了食物的时令性,强调了新鲜食材的珍贵,体现出一种生活的哲学,抓住当下的美好。最后一句“佳品真殊碧野鸡”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野鸡的美味在于其生长环境的纯净与自由,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美食的赞美,也有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切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通过对食材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晚菘更可制酸齑”:晚秋的菘菜适合做成酸菜,表达对季节性食材的欣赏。
    • “和羹好趁雉初肥”:用汤来烹饪,趁着野雉刚开始肥美,强调了食材的时令和珍稀。
    • “山梁产,羽毛翚”:山脊上出产的野鸡,羽毛轻盈,暗示其野性和自由。
    • “佳品真殊碧野鸡”:将碧野中的野鸡誉为佳品,表达对自然馈赠的赞美。
  • 修辞手法

    • 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通过比喻和意象的运用,生动呈现了自然食材的美好。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自然的馈赠,强调生活的质朴和简单之美,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 菘菜:象征着田园的丰收与简单的生活。
  • 野雉:代表了自由与纯净的自然环境。
  • 酸齑:体现了人们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晚菘”指的是哪种食材?

    • A. 菜心
    • B. 菜花
    • C. 菘菜
    • D. 菠菜
  2. 诗中提到的“野雉”最适合在什么时间食用?

    • A. 春天
    • B. 秋天
    • C. 冬天
    • D. 夏天
  3. 诗歌主要表现了对什么的赞美?

    • A. 自然
    • B. 人工食物
    • C. 城市生活
    • D. 科技发展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战乱中的田园景象,表现出对和平的渴望,与奕绘的《渔父三首》相比,前者更为沉重,后者则显得轻松愉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食的热爱与向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了解奕绘的生平与创作。
  • 《中国古诗词鉴赏》:深入分析古诗的技巧与风格。

相关查询

东湖 塞上曲 秋日偕伯兄步鄠西郊外 白金小还丹歌 其三 白金小还丹歌 其二 秦镜 前望江麹令颂德 新峰寺元钟 雪行河北道中 自大钱湖口赴吴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毋字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翻来覆去 焦眉愁眼 隹字旁的字 扭转乾坤 佐享 包含遥的词语有哪些 孤尊 缶字旁的字 包含靠的词语有哪些 令仪令色 说话 浮报 包含居的词语有哪些 龙翔凤跃 绞丝旁的字 说一不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