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6:55
作者: 毛秀惠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竹竿袅袅微风里,
失鱼不忧得不喜。
收纶放艇出芦丛,
白鹭横空忽飞起。
江皋落日江水清,
水清无复见鱼行。
仙源有路渺何处,
云水苍茫无限情。
在微风中,竹竿轻轻摇曳,
钓鱼人失去鱼儿并不忧愁,得到鱼儿也不欢喜。
他收起鱼线,放下小船,驶出芦苇丛中,
突然,白鹭从空中飞起,划破宁静。
江边夕阳西下,江水显得格外清澈,
清澈的水中再也看不到鱼的踪迹。
通往仙境的道路渺茫无际,
在云水之间,一切情感变得苍茫无限。
作者介绍: 毛秀惠,清代女诗人,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她擅长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作者以渔父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无常的哲思。诗中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心态,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
《渔父图》是一首描绘渔父生活的诗,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头几句写竹竿轻摇,微风轻拂,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渔父面对得失的淡然态度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接着通过“收纶放艇”展现了渔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又借助“白鹭横空”这一意象,增添了诗的动态美。江水的清澈使得一切看似平静,然而“水清无复见鱼行”却暗示着生活的无常与寂寞。最后两句“仙源有路渺何处,云水苍茫无限情”,转而追问理想与人生的意义,给人以深思。
诗中自然景物与渔父的心境交融,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美,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索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理解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渔父的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和对理想的追求,呈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反映了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中“失鱼不忧得不喜”反映了什么样的心态?
a) 忧伤
b) 淡泊
c) 喜悦
“白鹭横空”中“白鹭”象征什么?
a) 自然灵动
b) 悲伤
c) 富贵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思考?
a) 人生的意义
b) 自然的美
c) 渔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