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渔父词 其二》

时间: 2025-05-07 06:42:32

诗句

菰叶菱根罥网丝。

曲榔单板立鸬鹚。

前浦约,隔江期。

江长浦阔暝归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2:32

原文展示:

渔父词 其二
作者:毛奇龄
菰叶菱根罥网丝。曲榔单板立鸬鹚。前浦约,隔江期。江长浦阔暝归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渔父在水边的情景:菰叶和菱根交错着,网丝缠绕在其中;曲榔的单板船上,立着一只鸬鹚。前面的江岸近在咫尺,但隔着江水,似乎约定了何时归来。江面宽广,傍晚的归途显得格外迟缓。

注释:

  • 菰叶:指芦苇、蒲草等水生植物的叶子。
  • 菱根:指菱角的根,菱角是一种水生植物,常生于水边。
  • 罥网丝:缠绕着渔网的细丝。
  • 曲榔单板:指的是一种小船,曲榔为船名,单板是用单一木板制成的。
  • 鸬鹚:一种水鸟,常用来捕鱼。
  • 前浦约:前面的江岸近在眼前。
  • 隔江期:隔着江水的约定或期盼。
  • 江长浦阔:江面宽广,水域辽阔。
  • 暝归迟:傍晚归来的时间显得很晚。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其意象和情境常见于古代渔民生活,反映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体现了渔父的孤独与对归家的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奇龄(1642-1714),字子星,号梦阮,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描绘自然和田园生活而著称。他的作品常蕴含哲理,情感细腻,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一个社会相对稳定的时期。渔民的生活状态和自然环境是诗人关注的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渔父词 其二》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水边渔父的生活场景,展现出一种恬淡宁静的田园情趣。诗中细腻地刻画了菰叶与菱根的交错、渔网的缠绕,以及鸬鹚立于小船上的形象,表现出渔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具体的自然细节展现了渔父的生活状态,后半部分则通过对“隔江期”的描绘,表现出渔父对归家的期盼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全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观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人生的思考。整体上,诗歌呈现出一种朴素的美感,令人感受到一种安静而深邃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菰叶菱根罥网丝”:描绘水边的自然景观,表达渔父的生存环境。
    • “曲榔单板立鸬鹚”:渔船上的鸬鹚形象,体现渔夫的捕鱼方式。
    • “前浦约,隔江期”:渔父与归家的期盼,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江长浦阔暝归迟”:描绘广阔的江面和归家的迟缓,呈现一种淡淡的忧伤。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立鸬鹚”赋予了鸟类以生命和情感。
    • 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通过渔父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流露出对归家的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菰叶:象征自然的生机与繁衍。
  • 鸬鹚:象征渔父的生活与生计。
  • 江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旅程。
  • 归家:象征人对于温暖与安宁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菰叶”指的是哪种植物? A. 水生植物
    B. 木本植物
    C. 草本植物

  2. “曲榔单板”描述的是: A. 一种捕鱼工具
    B. 一种小船
    C. 一种鱼类

  3. 诗中提到的“隔江期”表达的是: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归家的思念
    C. 对渔业的期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渔舟唱晚》
  • 张志和《渔歌子》

诗词对比

  • 王维的《渔舟唱晚》与毛奇龄的《渔父词 其二》均描绘了渔民生活,但王维的作品更注重意境的开阔与哲理的深邃,而毛奇龄则强调了对生活细节的刻画与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入门》
  • 《毛奇龄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自叹 自述二首 自淮归浙东第六十一 驻惠境第七十一 竹间 竹花 重阳 重阳 中原 至真州第五十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白字旁的字 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万世之计 遇艳 姑娘儿 阴错阳乱 方字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灵峰 包含弟的词语有哪些 走投无计 車字旁的字 如梦初觉 三拳不敌四手 包含郄的词语有哪些 二字旁的字 出门应辙 滴水成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