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1:0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1:03:05
懊恼南城树已荒,何人封事筑回墙。
当年若肯称监国,没世应须谥让皇。
一穴龙髯终断绝,两株荆树起悲凉。
我思季札真千古,惆怅陵园晚色苍。
我心中懊恼,南城的树木已经荒废,谁会去封堵这荒凉之地呢?
如果当年愿意称为监国,今生应当可以获得皇帝的谥号。
如今龙的鬓发早已断绝,只有两株荆树在此生长,令人感到悲凉。
我思念季札,真是千古流芳,惆怅之情随晚色笼罩陵园。
作者介绍:汪懋麟(1668-1733),字从易,号慎庵,清代诗人,因其诗作多反映现实,风格清新,且富有个性而受到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南城的荒凉景象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怀旧情感,也映射了对历史兴衰的思考。
《景帝废陵》通过对南城荒树的描绘,传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索与感慨。诗人在开头用“懊恼”一词,便直接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和对往昔的追忆。南城的树木荒芜,正如历史的沉淀,再美好的过去也难以回归。接着,诗人提到“监国”,表明了自己对当年历史的反思,若当年能更好地治理国家,或许结局会有所不同。诗中提到的“龙髯”和“荆树”更是通过象征手法表现了荣华与荒凉的对比,令人唏嘘。最后,诗人以“季札”自喻,表达了超越时空的怀念,彰显了对个人理想与历史遗憾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历史的兴衰和个人的理想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监国”指的是什么?
诗中“南城树已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作品相比,《景帝废陵》更注重表达个人对历史的思考与情感,而李白则多表现个人的豪情与壮志。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但侧重点不同。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景帝废陵》,感受其深邃的历史意义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