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3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6:40
《浪淘沙 舟中夜起》
作者:龚自珍
幽梦四更醒。欸乃声停。
吴天月落半江阴。
蓦地横吹三孔笛,
聘取湘灵。
螺髻锁娉婷。烟雾青青。
看他潮长又潮平。
香草美人吟未了,
防有蛟听。
在午夜四更时分,我从幽梦中醒来,划船的声音也随之停止。
吴地的天空,月亮已落到江的半边。
忽然间,远处传来三孔笛的悠扬吹奏,
仿佛在召唤湘江的灵魂。
那女子的螺髻锁住了她的美丽身姿,烟雾缭绕。
看那潮水,时而涨起,时而平静。
香草美人还在吟唱未尽,
防止有蛟龙在旁偷听。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字佩弦,号静斋,晚号香华,清代诗人,政治家。龚自珍以其深刻的思想和强烈的个性著称,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浪淘沙 舟中夜起》作于龚自珍游历江南时,夜泊舟中,目睹自然美景,感发情思。诗中渗透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的追求,生动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夜景。
本诗以夜舟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江南夜景。开头“幽梦四更醒”一句,传达出诗人从梦中醒来的宁静与恍惚,暗示着梦中的美好与现实的对比。接着“欸乃声停”,声响的消失让人更加体会到夜的深邃与宁静。月落江阴的描绘,展现了江水的辽阔与天空的广袤,使人心生遐想。
在诗中,笛声的突然响起,打破了夜的寂静,象征着一种突然的灵感或思绪的涌现。诗中提到的“湘灵”,让人联想到湘江的神秘与灵动,仿佛传达着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螺髻锁娉婷”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增添了诗歌的柔情与婉约。
最后,诗人以“香草美人吟未了,防有蛟听”作为结束,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也暗示着潜在的危险,给人以警醒。这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颇具匠心,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龚自珍的诗歌风格与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舟的宁静与江南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暗示了人生中的隐患与不确定性,展现出一种柔情与哲思的结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幽梦四更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恼怒
B. 惆怅
C. 宁静
“聘取湘灵”中的“湘灵”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湘江的灵气或神女
C. 一种乐器
诗中提到的“香草美人”主要寓意是什么?
A. 传统美德
B. 自然美与清新
C. 富贵与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龚自珍的《浪淘沙 舟中夜起》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均描绘夜晚的景象,前者更侧重于描写江南的柔美与宁静,后者则以豪放的情怀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与思念之情。两者在意境上各有特色,前者细腻柔和,后者豪放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