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减字木兰花》

时间: 2025-05-07 08:57:59

诗句

双双相并。

一点红边偏照映。

玉翦云裁。

不比浮花共蒂开。

几回心曲。

选胜摘来情自足。

插向云鬟。

要与仙郎比并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7:59

原文展示:

双双相并。一点红边偏照映。玉翦云裁。不比浮花共蒂开。几回心曲。选胜摘来情自足。插向云鬟。要与仙郎比并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对相依相偎的花朵,娇艳的红色花瓣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花朵如同用玉石剪裁而成,凌驾于那些随风飘落的浮花之上。诗人几次回忆心中的情感,挑选出最美的花朵,心满意足地插在发髻上,只希望和心爱的仙郎一起欣赏这美丽的花朵。

注释:

  • 双双相并:指两朵花并排而生,形影相随的样子。
  • 一点红边:形容花瓣的红色边缘,鲜艳夺目。
  • 玉翦云裁:比喻花的形状如同用玉石剪裁而成,轻盈优雅。
  • 浮花共蒂开:指那些随风飘荡的花朵,和这盛开的花相比,显得不够珍贵。
  • 心曲:指内心的情感和思念。
  • 云鬟:古代女性的发髻,象征着女子的美丽和高贵。
  • 仙郎:指心爱的人,带有神仙般的气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程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意象而著称。其作品多表现爱情、自然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减字木兰花》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墨客活跃之时,诗人通过对花的描绘,寄寓了对爱情的向往与思念,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情感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朵的美丽,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热切向往。诗中提到的花朵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双双相并的花朵象征着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花瓣的红色和玉翦云裁的意象则展现了美丽与珍贵。

通过细致的描绘,诗人传递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情感,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特别是“插向云鬟”的意象,不仅表达了对美的追求,更暗示了对爱情的渴望。这首诗不仅在语言上流畅自然,更在意境上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令人一读便生出无限遐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双双相并:展示了花朵的亲密,暗示恋人之间的情感。
  • 一点红边偏照映:强调花的美丽,象征爱情的激情。
  • 玉翦云裁:美丽的比喻,传达出对理想爱情的向往。
  • 不比浮花共蒂开:花的独特与珍贵,象征着真挚的爱情。
  • 几回心曲:表现出诗人对感情的深思熟虑。
  • 选胜摘来情自足:表达了对爱情的自信与满足。
  • 插向云鬟:将花朵插入发髻,象征着将爱情融入生活。
  • 要与仙郎比并看:渴望与爱人共同欣赏美好,体现了恋人之间的默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翦云裁”,形象地描绘了花的美丽。
  • 对仗:全诗语言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赋予花朵情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花的描写,表达了爱情的美好与珍贵,体现了追求真爱的坚定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爱情的美丽与脆弱。
  • :象征珍贵与纯洁。
  • :象征梦幻与自由。
  • 仙郎:象征理想中的爱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云鬟”指的是什么?

    • A. 树木
    • B. 发髻
    • C. 花朵
    • D. 风景
  2. “双双相并”形容的是?

    • A. 两个人
    • B. 两朵花
    • C. 两棵树
    • D. 两只鸟
  3. 诗中使用的比喻是哪个?

    • A. 插向云鬟
    • B. 浮花共蒂开
    • C. 玉翦云裁
    • D. 选胜摘来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比较程垓的这首诗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皆是描绘爱情的美好,但程垓更侧重于自然意象的运用,而李清照则在情感上更为细腻,展现出深深的思念之情。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文学概论》
  • 《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代送守赴湖北漕 代贺苏盐生朝 次韵酬宋伯潜三首 次韵酬宋伯潜三首 次纲官王簿韵兼简伯潜二首 次纲官王簿韵兼简伯潜二首 次陈颐刚与许拾遗酬唱之作 春雪 呈四表兄求栖碧遗文 病中寄武公望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丝不挂 通工易事 金字旁的字 缉凶 合宅 包含舋的词语有哪些 麦字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言微旨远 略知一二 丑剧 奶乌他 包含娃的词语有哪些 困摧 提土旁的字 修心养性 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