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7:38
送吴思道道人归吴兴二绝
作者: 苏辙 〔宋代〕
一去吴兴十五年,
东归父老几人存。
惠山唯有钱夫子,
一寸闲田晓日暾。
遨游海上冀逢人,
宴坐山中长闭门。
去住只今谁定是,
相逢一笑各无言。
离开吴兴已经十五年,
东归时父老中还有几人健在?
惠山上只有钱夫子,
一寸闲田在晨光中闪耀。
在海上游历希望能遇见朋友,
在山中宴坐却是长久闭门。
离去与留存如今谁能决定呢?
相逢时一笑而过,彼此无言。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涉及的“惠山”和“吴兴”地区的历史背景,以及对隐士生活的描绘,都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颍滨,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政治家及文学家,苏轼的弟弟。他以诗文闻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辙归乡之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往昔时光的追忆。随着岁月流逝,故乡的变化与自己内心的感慨交织在一起,增添了诗的深情。
《送吴思道道人归吴兴二绝》不仅是对友人的送别,更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诗。诗中,苏辙通过对故乡吴兴的回忆,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首联“一去吴兴十五年”,一语道出了自己离乡的时光之久,随即发问“东归父老几人存”,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无奈,仿佛在叩问时光流逝带来的伤感。
接下来的两句以“惠山唯有钱夫子,一寸闲田晓日暾”描绘了在惠山中仅存的学者与宁静的田园,暗示着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识的尊重。这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渴望。
后半部分则转向一种更为深邃的思考,“遨游海上冀逢人,宴坐山中长闭门”,表达了对外界的向往和内心的挣扎。尽管希望能在海上遇见朋友,但现实却是长久的闭门隐居,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疏远与隔阂。
最后两句“去住只今谁定是,相逢一笑各无言”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与分离常常是无可避免的,最终用一笑而过来结束,表现了淡然处世的态度。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表面下,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故乡的深情眷恋,是苏辙诗歌中一篇情感真挚、意蕴深远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故乡的深情,同时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淡然处世的态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诗词测试:
苏辙的《送吴思道道人归吴兴二绝》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故乡的怀念
B. 对朋友的思念
C.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D. 以上皆是
“惠山唯有钱夫子”中的“钱夫子”指的是哪类人?
A. 农民
B. 学者
C. 商人
D. 官员
诗中提到的“相逢一笑各无言”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亲密无间
B. 疏远与淡然
C. 争吵
D. 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