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2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21:34
满庭芳 中元节途次蒙阴追悼亡女
作者:陈维崧
庾氏苟娘,左家娇女,慰情谁道非男。
铭椒颂菊,略涉也粗谙。
每岁因爷作客,恒归伴阿母香奁。
天涯信,灯花蟢子,频向紫姑占。
江淹。何限恨,半生婚嫁,怨极愁添。
只今朝五岳,敢诩幽探。
惆怅中元令节,家山事梵呗庄严。
蒙阴畔,两行红泪,寄不到江南。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亡女的深切怀念。在庾氏家中,那位娇美的女儿,慰藉情感的谁能说不是男性?铭刻在心的香椒和菊花,虽是略懂其意。每年因父亲出门做客,总是陪伴着母亲的香奁而归。天涯海角间,灯笼花和蟢子频频向紫姑占卜。江淹的悲恨何其无尽,半生的婚嫁,愤恨愁苦更是加深。如今在这五岳之巅,敢自称幽探。惆怅的中元节,家乡的事情如梵呗般庄严。在阴影之下,两行红泪,无法寄送至江南。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45-1711),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情感丰富的作品著称。他的诗风常常融入个人经历和浓厚的情感,令人感同身受。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中元节时写的,表达了作者对亡女的深切怀念。中元节是祭奠亡灵的日子,诗人恰逢此节,借此机会表达了他对女儿的思念与哀痛。
这首《满庭芳》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父亲对亡女的无尽怀念。诗人通过对“庾氏苟娘”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娇弱却又令人心疼的形象,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思考。诗中提到的“铭椒颂菊”不仅是对亡女的追忆,也是对生活中细微之美的捕捉。每年因父亲外出做客时,作者总是伴着母亲,暗示了家庭的温情与惆怅交织。
“天涯信,灯花蟢子”一联,则表现了身处异地、无尽思念的心情,通过灯花与蟢子所象征的命运,强化了对亡女的情感寄托。尤其是“只今朝五岳,敢诩幽探”,表达了在广阔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解脱,却又无法摆脱悲伤的束缚。
整首诗在中元节的氛围下,愈加显得庄重而哀伤,最后两行红泪的意象更是点睛之笔,深深打动人心。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既有对家庭的温暖回忆,也有对亡者的深切哀痛,展现了人性中最柔软的一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对亡女的追忆与思念,探讨了命运无常与家庭情感的复杂交织,表达了人性中最为柔软与脆弱的一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庾氏苟娘”指的是?
中元节的主题是什么?
“灯花蟢子”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