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3:58
原文展示:
和二兄书事三首 其三 李廌 〔宋代〕
功名于我实何多,祇为浮华未浩歌。 两月病痁诚已甚,半头白发似无何。 诏惟选吁将从众,学贵师心在匪他。 当世闻人知不少,片言敢谓众难过。
白话文翻译:
功名对我来说实在太多,只因浮华未能高歌。 两个月病痛实在严重,半头白发似乎无可奈何。 诏书只是选择呼吁众人,学习贵在师心而非他人。 当今世上知名人士不少,片言只语敢说众人难过。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约1059-1119),字方叔,号太白山人,宋代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李廌在病中或对功名失望时所作,表达了对浮华世界的厌倦和对自我修养的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以及对个人修养和学问的重视。在宋代,文人往往追求功名,但李廌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这种追求的反思和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功名的淡漠、病痛的无奈、学习的重视以及对世人的观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功名于我实何多”一句,直接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厌倦;“两月病痁诚已甚”则透露出病痛的折磨和对生活的无奈;“学贵师心在匪他”强调了自我修养的重要性;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世人的深刻观察和批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功名利禄的淡漠、对病痛的无奈、对学习的重视以及对世人的观察和批判。通过这些内容,作者表达了对浮华世界的厌倦和对自我修养的重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功名于我实何多”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厌倦? A. 功名 B. 浮华 C. 病痛 D. 学习 答案:A
“两月病痁诚已甚”中的“病痁”指的是什么? A. 短时间的疾病 B. 长时间的疾病 C. 轻微的疾病 D. 严重的疾病 答案:B
“学贵师心在匪他”中的“师心”指的是什么? A. 以心为师 B. 以他人为师 C. 以书本为师 D. 以经验为师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