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2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22:44
谁放白毫光,万串晶毬缀讲堂。髣髴诸天璎珞会,飖飏。珠母轻盈出海洋。碧椀泻琼浆,何必金茎肺始凉。寄语蛮姬休浪哂,须尝。似否卿家十八娘。
谁在这里散发着白色的光芒,万串晶莹的葡萄装点了讲堂。仿佛是天上璎珞的盛会,飘飘荡荡。珠母轻盈地从海洋中浮现出来。碧色的碗里倾倒着琼浆,何必等到金茎的葡萄开始凉爽才品尝。寄语那些蛮族的女子,别再笑我,应该尝尝这美味。就像你家那位十八岁的姑娘。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40-1700),清代诗人,字彦升,号白云,江苏扬州人。他以擅长词作著称,风格清新婉约,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中描绘葡萄的美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感悟。
《南乡子·咏吕仙堂葡萄》是一首以葡萄为题材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葡萄的美丽与诱惑。首句以“白毫光”开篇,生动地勾勒出葡萄的光泽,仿佛是万串晶莹的珠子,在讲堂中闪烁着光辉。接下来的比喻“髣髴诸天璎珞会”,将葡萄的美与天上的仙境相联系,显示了其非凡的气质。
在用词上,陈维崧巧妙地运用了“珠母轻盈出海洋”和“碧椀泻琼浆”的描写,赋予葡萄一种轻盈、灵动的特点,仿佛是从大海中提炼而出的美酒。在表达情感的同时,诗人也发出了一种邀请,希望那些“蛮姬”能够品尝这美味,展现了对生活享受的追求与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构筑了一幅美丽的葡萄图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他对美的敏感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葡萄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享受,同时也通过对自然与人情的观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独特的审美观。
诗词测试:
诗中“白毫光”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蛮姬”是谁?
“何必金茎肺始凉”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