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泊南牛口期任遵圣长官到晚不及见复来》

时间: 2025-05-03 23:31:27

诗句

江上有微径,深榛烟雨埋。

崎岖欲取别,不见又重来。

下马未及语,固已慰长怀。

江湖涉浩渺,安得与之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1:27

原文展示:

泊南牛口期任遵圣长官到晚不及见复来
江上有微径,深榛烟雨埋。
崎岖欲取别,不见又重来。
下马未及语,固已慰长怀。
江湖涉浩渺,安得与之偕。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的小路上,烟雨弥漫,杂草丛生。
崎岖的路途让我想要告别,却又没能见到你,
下马未及言语,心中已经充满了思念。
江湖浩浩荡荡,如何能够与你共度此生。

注释:

  • 微径:小路,指细小的行走之路。
  • 深榛:深厚的杂草,暗示环境的荒凉。
  • 烟雨:指细雨迷蒙的天气,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崎岖:形容路途的艰难。
  • 慰长怀:安慰长久的思念之情。
  • 江湖:指广阔的江河湖泊,这里用以象征人生的旅途。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诗中表达的“江湖”意象和“长怀”情感常常出现在古代文人的作品中,象征着人生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气,也有细腻情感,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任职期间,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渴望相见的情感。诗人身处江湖之间,面临着离别与重逢的无奈,反映出当时社会环境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复杂。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江边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苏轼对朋友的深切思念。开头的“江上有微径,深榛烟雨埋”,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幽静与荒凉,也暗示了诗人心境的孤寂。接下来的“崎岖欲取别,不见又重来”,则流露出对友人的期盼与失落,表现了人与人之间难以相聚的无奈。“下马未及语,固已慰长怀”一句,表达了即使未曾言语,思念之情已在心中激荡,体现了深厚的友谊。而最后一句“江湖涉浩渺,安得与之偕”,则是对未来的期盼与无奈,尽管江湖辽阔,友谊却似乎难以相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上有微径:描绘江边的小路,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2. 深榛烟雨埋:环境的荒凉与迷雾让人感到孤独。
  3. 崎岖欲取别:路途的艰难,暗示离别的痛苦。
  4. 不见又重来:期望与失落交织,情感复杂。
  5. 下马未及语:到达后未能交流,表现出无奈。
  6. 固已慰长怀:即便未言,思念已深。
  7. 江湖涉浩渺:江湖辽阔,象征人生旅程的曲折。
  8. 安得与之偕:对友人的渴望与未来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江湖象征人生旅程,表达了孤独的感受。
  • 拟人:深榛烟雨似乎在埋藏着思念,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对仗:诗句的整齐排列,增强了音韵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体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相聚的渴望,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面对离别时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人生的旅途,流动与变化。
  • 烟雨:象征模糊与孤独,表达情感的复杂性。
  • 微径:暗示生活的细微与脆弱。
  • 长怀:代表持久的思念与情感的深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深榛烟雨埋”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 A. 明媚的阳光
    • B. 荒凉的景象
    • C. 繁华的街市
  2. “安得与之偕”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狂欢
    • B. 无奈
    • C. 恼怒
  3. 诗中主要的情感是?

    • A. 失落与孤独
    • B. 欢喜与庆祝
    • C. 愤怒与不满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作品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苏轼更多的展现了内心的浓郁情感,而李白则倾向于豪放的情绪宣泄。两者在风格上有显著的差异,但都深刻反映了友谊的重要性与人生的无常。

参考资料:

  • 《苏轼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入门》

相关查询

洁泉 江梅 寄题兰陵郡斋梅露堂 寄题陈晞颜敦复斋 湖山堂 和俞几先喜雨二首 和翁士秀瑞香水仙二首 和王雅州见赠 和叔武逢梅二首 和叔武逢梅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衣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有隙可趁 厄字旁的字 跻峰造极 几字旁的字 杂乱无章 谷字旁的字 包含恬的成语 接羔 嫪连 演纶 模画 鹦鹉学语 南人驾船,北人乘马 一言千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