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1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13:48
飘零洛社数遗民,诗酒当年困恶宾。
元亮本无适俗韵,孝章要是有名人。
蒜山小隐虽为客,江水西来亦带岷。
卷却西湖千顷葑,笑看鱼尾更莘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年残存的遗民的感慨,昔日的诗酒盛宴如今却被困扰在恶劣的环境中。元亮(元稹)本来没有迎合世俗的韵味,而孝章(王勃)则是因为有名气而被传颂。蒜山的小隐者虽然身在异乡,但江水从西边流来,同样带着岷山的气息。卷起西湖边的千顷葑田,笑看那鱼尾摇曳生姿,显得更加生动。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政治家。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作品涵盖诗、词、文等,风格多样,极具个性。
此诗作于南渡时期,表达了苏轼在逆境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诗中提到的“遗民”与“恶宾”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对人生的思考。开篇提到“飘零洛社数遗民”,这是对流亡者的深情怀念,表现了他的同情与关怀。而后两句则通过对元稹与王勃的提及,隐喻了诗人对名声与艺术的看法,强调诗人应有独立的个性与创作精神。接下来,诗人用“蒜山小隐”表现出隐士的生活状态,反映出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结尾的“笑看鱼尾更莘莘”,则表达了在逆境中仍要保持乐观态度,享受生活的美好。整首诗在抒情中带有哲理,让人深思。
全诗通过对遗民的同情、对艺术的思考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在逆境中仍要保持乐观与积极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遗民”指的是:
A. 诗人
B. 流亡者
C. 隐士
D. 文人
“元亮本无适俗韵”中提到的“元亮”是指:
A. 苏轼
B. 王勃
C. 元稹
D. 陶渊明
诗的最后一句“笑看鱼尾更莘莘”表现了诗人的:
A. 悲伤
B. 乐观
C. 忧虑
D.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