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4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46:25
过塘西
作者:沈朝初 〔清代〕
苏堤踏遍上吴航,
萍末风生暮色黄。
帆影带归湖墅月,
衣裾留得芰荷香。
采菱船过波纹碎,
脱网鱼跳水气凉。
行到小桥深柳处,
人家烟火似横塘。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黄昏时分,沿着苏堤漫步于吴江航道的情景:风吹动浮萍,暮色渐浓,帆影伴着归来的月光,衣裙上留有芰荷的香气。采摘菱角的小船在水波上轻轻滑过,水面凉爽,鱼儿在跳跃。走到小桥边,深深的柳影下,远处人家的烟火气息弥漫,宛如横塘一般。
沈朝初,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但他的作品以细腻的描写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而受到喜爱。其诗风清新自然,常反映江南水乡的生活情景。
《过塘西》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在游览江南水乡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自然风光的热爱。这一时期,江南繁荣,文化交流频繁,诗人们常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境遇。
《过塘西》是一首典型的描绘江南水乡景色的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出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感悟。开头两句,作者以“苏堤踏遍上吴航”引入,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游览感。接着,通过“萍末风生暮色黄”描绘出傍晚时分的宁静与美丽,风吹动浮萍,带来一种动感与生命力。
“帆影带归湖墅月”一句,诗人巧妙地将船帆的影子与月光连接,营造出一种归家的温馨氛围,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紧接着的“衣裾留得芰荷香”则通过嗅觉传达出自然的芬芳,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后面的句子通过描绘采菱的细节,展现出水乡生活的惬意与清凉,“脱网鱼跳水气凉”让人感受到水边的凉意与生动气息。最后,作者以“人家烟火似横塘”结束,描绘出人居环境的和谐与宁静,给人一种归属感和温暖。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推进,情感上从自然景观延伸到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清新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人文情感的细腻描写。诗中流露出的温暖与宁静,传达了对归属感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珍视。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苏堤”位于哪个地方?
A. 北京
B. 苏州
C. 杭州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采菱船过__碎”,应填入哪个字?
判断题:诗中的“帆影”指的是船的影子。对还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