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5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56:52
谁知载鬼竟盈车,名剑何从请辟闾。
会遣遐荒通博望,相传穷岛产夫诸。
见闻已辟方言馆,盟誓常凭约法书。
好凿昆明勤习武,衔珠或有报恩鱼。
谁能知道那载满鬼魂的车子,名剑从何处请来辟邪的门?
将要派遣远方的使者通往博望,传说穷岛上出产那些武士。
所见所闻已经在方言馆中被阐明,誓言常常依靠约定和法令。
喜欢在昆明努力练习武艺,或许能得到报恩的鱼。
作者介绍:龚易图,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性格豪放,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怀与对社会的关切。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写个人的遭遇,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索。
《书怀柬西耘 其三》体现了龚易图对历史的沉思与对未来的展望。全诗以复杂而富有哲理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武力与文化的双重追求。开头两句“谁知载鬼竟盈车,名剑何从请辟闾”,不仅勾勒出一种神秘氛围,更隐含了对现实中阴暗面的深刻观察。接下来的几句提到“遐荒通博望”,则表现出对广阔世界的渴望与对未来的希望。作者希望通过努力和学习,能够突破地域的限制,实现自我价值。
诗中“盟誓常凭约法书”,提到的法律与誓言,反映出作者对社会契约的重视,强调了信义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而最后两句“好凿昆明勤习武,衔珠或有报恩鱼”,则是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美好回报的期待,表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整首诗用词考究,情感真挚,展现了清代诗人对个人与社会、历史与未来之间关系的思索与探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个人在历史大潮中的奋斗与希望,表达了对未来与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信义与努力的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名剑”指的是什么?
“盟誓常凭约法书”表达了什么思想?
诗中提到的“报恩鱼”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龚易图的《书怀柬西耘 其三》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的诗更为豪放,而龚易图则显得更加内敛与理性。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与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