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8:34
欲向扶桑早持弓,滔滔海水日仍东。
每登广武怜余子,莫遣高阳溷乃公。
大海岂容隤蚁穴,荒天真见凿鸿濛。
局中惨淡经营日,不信旁观有异同。
我想早早向扶桑(太阳升起的地方)拉弓,滔滔的大海水依然向东流去。每当登上广武山,我就怜惜我的孩子,别让高阳(古代的一个神话人物)把你们弄得身陷麻烦。大海怎能容下微不足道的蚁穴?荒凉的天空中真有凿刻的鸿蒙。局中辛苦经营的日子,不相信旁观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
作者介绍:龚易图,清代诗人,以其深厚的诗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他的诗作多表现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使得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对未来的希冀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这首诗以“扶桑”引入,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开头的“欲向扶桑早持弓”体现了对未来的渴望与追求,仿佛在追求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然而,紧接着的“滔滔海水日仍东”则是对现实的无情揭示,海水向东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每当作者站在广武山上,心中对孩子的怜爱与担忧尽显无遗,体现了深厚的父爱与对未来无能为力的感慨。
诗中“高阳溷乃公”则暗示着对社会现象的不满与批判,似乎在警示人们不要陷入不必要的困境。接下来的“大海岂容隤蚁穴”,更是对微小个体在宏大世界中处境的思考,作者对个体命运的关注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交织在一起。在最后两句中,“局中惨淡经营日”表明了作者对生活艰辛的反思,表达了对旁观者态度的不屑与不信,体现出一种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情感真挚,耐人寻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现出对个体命运的关注与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体现出深沉的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扶桑”在诗中代表什么?
诗中的“大海岂容隤蚁穴”想表达什么?
诗中反复强调的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