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1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10:26
愁风月 / 生查子
风清月正圆,信是佳时节。
不会长年来,处处愁风月。
心将熏麝焦,吟伴寒虫切。
欲遽就床眠,解带翻成结。
这时的风清月明,正是个好时节。我却觉得这美好的时光不会长久,四处都是愁苦的景象。心中像是熏香一样焦灼,吟唱伴随着寒虫的细声。想要赶快上床睡觉,结果解开了带子,却又缠成了结。
贺铸(约 1052年-1126年),字方回,号秋水,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填词。其词风清新婉约,情感细腻,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词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的时期,诗人面对外敌入侵、个人生活中的困扰,常常感到无奈和忧愁。词中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无奈感,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与烦恼。
《愁风月》是贺铸的一首代表性词作,整体呈现出一种忧愁而又清新的情感。开头两句,描写了一个清风明月的美好时节,既展示了自然的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不安。尽管环境优美,诗人却感到无从享受,反而处处充满了愁苦。
接下来的两句“心将熏麝焦,吟伴寒虫切”,则进一步深入了内心的焦虑。熏香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心中的烦躁,而寒虫的吟唱则传达出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氛围。这种环境与情感的对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最后两句“欲遽就床眠,解带翻成结”则以一个日常生活的场景结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和无法言说的苦闷。解带的动作,象征着希望放下烦恼,但却未能如愿,反而更加纠结。整首词在描绘美好自然的同时,深刻地揭示了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令人深思。
整首词通过对美好时节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它探讨了人在面对美好事物时的无奈感,揭示了人性深处的复杂情感,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歌的外在形象,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风清月正圆”主要描绘了什么?
a) 诗人的烦恼
b) 美好的自然景象
c) 诗人的生活
答案:b
填空题:诗人用“心将熏麝焦”来表达他的__。 答案:焦虑
判断题:整首词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快乐与满足。
答案:错误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面临相似主题时,所采用的不同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贺铸的细腻与李白的豪放形成鲜明对照,展示了古典诗词的丰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