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洞仙歌 渌西楼后词》

时间: 2025-04-26 07:38:28

诗句

画波一面,荡春风幽窕。

吹送仙溪旧渔棹。

恁搜香觅翠,燕熟莺驯,须莫是,昨夜梦边曾到。

烟廊三五折,蛎粉墙回,小竹疏花一帘抱。

唤就出帘来,髻乱钗偏,浑未了、残妆草草。

忘阿母、当前易嗔疑,便揽袖牵衣,憨憨低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8:28

原文展示:

画波一面,荡春风幽窕。吹送仙溪旧渔棹。恁搜香觅翠,燕熟莺驯,须莫是,昨夜梦边曾到。烟廊三五折,蛎粉墙回,小竹疏花一帘抱。唤就出帘来,髻乱钗偏,浑未了残妆草草。忘阿母当前易嗔疑,便揽袖牵衣,憨憨低笑。


白话文翻译:

画面上波光粼粼,春风轻拂,显得幽雅而妩媚。吹送着仙溪上旧时的渔舟。为何要精心寻找那香气与翠绿?燕子已经归来,黄莺也已驯服,莫非这是我昨夜梦中曾经到过的地方?烟雾缭绕的长廊蜿蜒数个弯,白色的墙壁四周环绕,稀疏的小竹与花朵为一帘轻纱所包围。呼唤她从帘后出来,发髻微乱,钗子偏斜,妆容仍未完成,显得有些草率。忘记了母亲在眼前容易生气的事,便轻轻揽住她的袖子,牵着她的衣襟,傻傻地低头微笑。


注释:

  1. 画波:形容水波如画,清澈动人。
  2. 幽窕:形容女子或环境的幽静而美丽。
  3. 仙溪:传说中神仙所居的溪流,象征美丽的自然风光。
  4. :如此、这样。
  5. 髻乱钗偏:形容女子发髻松散,头钗不正,暗示出她的慌乱或不拘小节。
  6. 草草:草率、匆忙的样子。

典故解析: “仙溪”代表一种理想化的境界,常用于古诗词中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状态。诗中提到的“燕熟莺驯”,体现出春天的生机和自然界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燮,清代诗人,字仲华,号思庵,擅长古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风貌,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
《洞仙歌 渌西楼后词》写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在春日游览时的心境,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与人际情感的细腻之处。


诗歌鉴赏:

《洞仙歌 渌西楼后词》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歌,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与人情的温暖。开篇便通过“画波一面,荡春风幽窕”展现出春日的柔和与静谧,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描绘仙溪和渔舟,将读者带入一个恍若仙境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

诗中反复提到燕子和黄莺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而“唤就出帘来,髻乱钗偏”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女子的羞怯和慌乱,生动地刻画了她的形象,展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魅力。

最后一段“便揽袖牵衣,憨憨低笑”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天真无邪的爱情感受,流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充满了温情与生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画波一面,荡春风幽窕:描绘出水面如画,春风轻拂的和谐美景。
  2. 吹送仙溪旧渔棹:渔舟在仙溪上漂流,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3. 恁搜香觅翠,燕熟莺驯:对春天景象的描绘,燕子和黄莺的归来寓意着春天的生机。
  4. 须莫是,昨夜梦边曾到:暗示自己可能在梦中曾到过这个美丽的地方。
  5. 烟廊三五折,蛎粉墙回:描述了长廊曲折的景象,墙壁粉白,展现出一种古典美。
  6. 唤就出帘来,髻乱钗偏:呼唤女子,发髻凌乱,显示出一种慌乱和自然之美。
  7. 浑未了残妆草草:女子妆容未完,体现出一种生活的真实与自然。
  8. 忘阿母当前易嗔疑:提到母亲的担忧,表现出一种家庭关系的细腻。
  9. 便揽袖牵衣,憨憨低笑:轻轻拉住她的衣袖,展现出一种纯真的爱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拟人:将自然界的生物赋予情感,增强亲切感。
  • 对仗:整首诗在词句的对仗上也表现出了一种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与细腻的人际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反映了一种恬静而又温馨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温暖与生命的开始。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生命的复苏。
  • 仙溪:象征理想与美好的境界,体现出一种超脱的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鸟类有哪些? A. 燕子、黄莺
    B. 麻雀、鸽子
    C. 只提到燕子

  2. 诗中“髻乱钗偏”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轻松自在
    B. 照顾周到
    C. 慌乱不堪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洞仙歌 渌西楼后词》与《春江花月夜》,两者均描写了春天的景象,但前者更侧重于细腻的人际情感,而后者则透出更深的哲理与孤独的感受。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
  2. 《中国古诗词鉴赏书籍》
  3. 《古典诗词的意象分析》

相关查询

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西夏重阳 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摘星楼九日登临 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原州九日 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中秋见月和子由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反掖之寇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王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刺溜 卝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种惠 早车 包含晏的词语有哪些 锡剧 掣襟肘见 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复子明辟 水浅者大鱼不游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索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