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3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36:20
壶中天慢 胡园观荷作
作者: 温倩华
晓云笼树,笑看花来早,花还慵起。
一角红亭三面水,消受四围香气。
露咽蝉声,风惊鸳梦,写出凉无际。
采莲儿女,雅怀倜傥如此。
远听泉水淙淙,炎氛不到,罗袂侵秋思。
十万田田花世界,留得幽人芳趾。
拗藕抽丝,跳珠掬水,无限娇憨意。
夕阳明处,小鬟催作归计。
清晨的云朵笼罩着树木,微笑着看花儿早早绽放,花儿还懒洋洋地不肯开放。
角落里的红亭子,三面环水,四周弥漫着花香。
露水中传来蝉鸣,微风打扰了鸳鸯的梦,描绘出无尽的凉意。
采莲的男女,情怀雅致且洒脱,恰如其分。
远处传来泉水的潺潺声,炎热的气息无法逼近,轻纱飘动间带来了秋天的思绪。
十万朵盛开的荷花,留给幽人一抹芳踪。
撩动藕丝,珠水跳跃,尽显无限娇憨之情。
夕阳明媚的地方,小丫鬟催促着归家的安排。
作者介绍: 温倩华,近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游览胡园时,受到荷花美景的激发,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世态的思考。
《壶中天慢 胡园观荷作》是一首描绘荷花美景的诗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的情感。全诗以清晨的景象作为开篇,描绘了云雾缭绕、花香四溢的和谐美景。诗中“晓云笼树,笑看花来早”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生机,令人感受到一缕清新气息。
接下来的描写通过“红亭”、“三面水”等意象,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渲染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露咽蝉声,风惊鸳梦”等描写,传达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和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
“采莲儿女,雅怀倜傥如此”不仅描绘了采莲的男女,更隐含了对青春活力的赞美。随后的泉水声和秋思的交织,仿佛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
整首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蕴含深邃的思考,既有对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的哲理反思。诗中的“十万田田花世界”与“留得幽人芳趾”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个人情感的追求。最后,夕阳下小丫鬟的归计,既是生活的细节,也让人感受到一丝温暖的生活气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情世态的思考,同时展现了诗人对青春活力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红亭”是几面环水?
诗中“采莲儿女”所表现的情怀是?
在诗中,夕阳明处的小丫鬟在催促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温倩华的诗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李白则在宏大历史背景中展现个人情感。两者在风格上有显著差异,各自体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