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壶中天慢 初归述怀,次赖云翁韵》

时间: 2025-05-09 00:52:07

诗句

解组归来,拟种秫、荒田采芝空谷。

散诞已无名利累。

野性颇同麋鹿。

抵冒风波,淹留岁月,岂为千钟粟。

久怀丘垄,几度伤心欲哭。

谁想今日溪山,重寻游钓,里社仍分肉。

三十余年尘土梦,勘破人间荣辱。

夏赏青池,春游芳野,秋饮冬篱菊。

烟霞深处,高卧不嫌矮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52:07

原文展示:

壶中天慢 初归述怀,次赖云翁韵
解组归来,拟种秫荒田采芝空谷。
散诞已无名利累。野性颇同麋鹿。
抵冒风波,淹留岁月,岂为千钟粟。
久怀丘垄,几度伤心欲哭。
谁想今日溪山,重寻游钓,里社仍分肉。
三十余年尘土梦,勘破人间荣辱。
夏赏青池,春游芳野,秋饮冬篱菊。
烟霞深处,高卧不嫌矮屋。

白话文翻译:

我刚刚回归,打算在荒田里种稻,去空谷里采摘兰芝。
已经不再有名利的牵挂。我的性情与野鹿相似。
经历风波,岁月漫长,难道是为了那千钟的米粟?
我常常怀念丘垄,几度因伤心而想哭。
谁曾想到今天的溪山,我重温游钓,乡里仍然分享着肉食。
三十多年在尘世的梦,已经看透了人间的荣辱。
夏天欣赏青池,春天游玩芳野,秋天饮酒冬天赏菊。
在烟霞深处,我高卧不嫌弃矮小的屋子。

注释:

  • 壶中天:意指一种超然的心境,象征隐逸与宁静。
  • :一种禾本科植物,类似于稻谷。
  • 采芝:指采摘兰草,象征隐逸生活的恬淡。
  • 淹留岁月:经历时间的流逝,暗含人生的无奈与沉重。
  • 丘垄:指田地的起伏,象征对故乡的怀念。
  • 千钟粟:比喻财富,强调对物质名利的淡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言(1482-1548),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高洁的品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田园生活,反映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世俗名利的淡薄。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夏言归隐田园之后,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和对人生思考的深刻。

诗歌鉴赏:

全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感受。开篇即表达归来的喜悦,接着描述了种田与采芝的理想生活,展示了他对名利的超然态度。在与世俗的对比中,诗人内心的野性与对自由的渴望愈发凸显。通过“抵冒风波,淹留岁月”的描写,展现了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过往的感慨。后半部分则通过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淡泊,尤其是“夏赏青池,春游芳野”的意象,传达出四季的变换与生命的流动,隐喻着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悟。最后一句“高卧不嫌矮屋”更是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与心灵的安宁,整首诗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自由与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解组归来:意指诗人结束了世俗的纷扰,回归自然。
  • 拟种秫荒田:表达了他种田的打算,象征着对朴素生活的向往。
  • 散诞已无名利累:强调他已不再受名利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
  • 野性颇同麋鹿:通过比喻表达他的性情与自然的亲近。
  • 岂为千钟粟:质疑世人追逐财富的意义,表达对物质的无所谓态度。
  • 久怀丘垄: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土地的依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野性颇同麋鹿”,将自身与自然对比,展现自由的渴望。
  • 对仗:如“夏赏青池,春游芳野”,形式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隐喻自然的亲切与生动,使得景象更加鲜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超然,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归属感。

意象分析:

  • 青池:象征宁静与清澈,代表诗人对自然的喜爱。
  • 芳野: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表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传达出诗人对淡泊生活的认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非常重视
    • B. 不在乎
    • C. 中立
    • D. 一直追求
  2. “高卧不嫌矮屋”反映了诗人的什么心态?

    • A. 对物质的追求
    • B. 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 C. 对他人的羡慕
    • D. 对世俗的反感
  3. 诗中提到的“丘垄”主要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乡愁
    • C. 忧伤
    • D. 荣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隐逸生活的理想。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归隐田园的生活,展现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夏言与陶渊明的诗作都强调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淡薄,但夏言的表达更为细腻,情感更为复杂;陶渊明则更直接地抒发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唐多令 孤馆 唐多令 闰三月上巳辰 唐多令 秋夜法源寺送芸敏往津门 唐多令 唐多令 唐多令·零露下长洲 唐多令 乙丑九月登黄鹤楼 唐多令 唐多令 中秋夜病院即事 唐多令 云孙聘姬珊珊照属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虎字头的字 一字旁的字 无据 包含咨的词语有哪些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天开图画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尔诈我虞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乙字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锢溺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荼炭 韵法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经史百家 分疏 指鹿为马 探玄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