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2:01
无情莲炬剪将残,有样葫芦画不难。
尽笑翰林麻草拙,谁知老子布衾寒。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和对外界讽刺的情绪。前两句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场景,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无情剥夺;后两句则显示了对世俗眼光的嘲讽,表面上看似轻松,实际上却隐藏着诗人的无奈与困苦。
“翰林”是指古代中国的翰林院,专门负责文书、记录和编纂的文人机构。诗中提到的“翰林”与“麻草”形成对比,暗示那些文人虽然高雅,但在生活中却不一定体面。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白雨,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常蕴含丰富的历史感和社会批判意识。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诗人身处困境,借以表达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刘克庄的《壬戌首春十九日锁宿玉堂四绝》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前两句描绘了灯火阑珊的孤寂,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灯虽有美丽的外表,但无情的剪刀却将其光芒削减,暗示着生活的无情与无奈。而后两句中的“麻草拙”和“布衾寒”则揭示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与嘲讽,尽管外界可能认为他身处高位,但实际上生活的困苦与寒冷却是常态。这种反差不仅显示了诗人的智慧与深邃,也折射出他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抗争,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通过诗歌的语言和意象,刘克庄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世俗虚荣的批判与对真实生活的不屈追求。其作品常常蕴含哲理,令人深思,耐人寻味。
全诗通过描绘孤独的灯光与拙劣的生活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世俗虚荣的批判和对自身困境的反思,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无奈。
“无情莲炬剪将残”中,“莲炬”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灯火
C. 一种饮料
答案:B. 灯火
诗中提到的“翰林”象征了什么?
A. 贫困
B. 高雅文人
C. 劳动者
答案:B. 高雅文人
“布衾寒”表明诗人的什么状态?
A. 富裕
B. 寒冷与困苦
C. 快乐
答案:B. 寒冷与困苦
刘克庄的《壬戌首春十九日锁宿玉堂四绝》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前者更偏向于对世俗的讽刺,后者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