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3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34:37
猛虎出林行,咆哮取人食。
居人虑虎至,荆棘挂墙壁。
虎乃爱其身,惊遁不近侧。
人兮不如虎,甘心堕荆棘。
猛虎走出森林,咆哮着来捕食人类。
居住的人们担心老虎会来,荆棘挂在墙壁上。
老虎本能地爱惜自己的生命,惊恐地不敢靠近。
人啊,不如老虎,甘愿陷入荆棘中。
此诗中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古典典故,但通过对猛虎的描绘,隐喻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脆弱与无助。老虎象征着自然的力量,而人类则象征着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恐惧。
徐照,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作著称,风格多变,善于描绘自然与动物,常通过写实手法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猛虎行》创作于宋代,那个时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紧张,人与猛兽的冲突时有发生,反映了社会对生存环境的焦虑与对自然法则的尊重。
《猛虎行》以猛虎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脆弱与无奈。开篇的“猛虎出林行,咆哮取人食”直接引入了猛虎这个威胁,咆哮声不仅传递出恐惧的气氛,也体现了猛虎作为食物链顶端的强者地位。接着,诗人描写了居住在此地的人们的恐惧与无助,他们忧虑老虎的来袭,甚至在墙壁上挂荆棘以防范,显现出一种被动的防御姿态。
在描写老虎的同时,诗人也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反思。老虎虽然凶猛,却也有自身的生存本能,选择逃避危险;而人类为了生存,竟然甘愿堕入荆棘之中,体现出一种被迫适应的无奈和屈从。整首诗在对比中揭示出人类的脆弱,表达了对生存环境的深刻思考。
通过紧凑的句式与生动的意象,徐照成功地将生与死、强与弱的对立关系呈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强调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脆弱与无奈,同时反思人类在生存困境中的选择与适应。
诗中描述老虎的行为是:
A. 安静
B. 咆哮取食
C. 睡觉
D. 玩耍
居住的人们用什么来防范老虎?
A. 墙壁
B. 荆棘
C. 笼子
D. 大声叫喊
诗中提到“人兮不如虎”,这句的意思是:
A. 人类比老虎强
B. 人类不如老虎
C. 老虎也很弱
D. 人类与老虎无关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