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虞美人 为海昌曹紫贵上舍题“美人笑拈红豆图”》

时间: 2025-05-07 07:19:20

诗句

漫同北地燕子比。

吟箧频年寄。

千般旖旎万般娇。

真个芙蓉如面、柳如腰。

搓酥滴粉埋香腻。

南国多佳丽。

无言已足惹魂销。

那更笑拈红豆、把人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9:20

原文展示:

漫同北地燕子比。吟箧频年寄。千般旖旎万般娇。真个芙蓉如面柳如腰。搓酥滴粉埋香腻。南国多佳丽。无言已足惹魂销。那更笑拈红豆把人撩。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的意思是:就像北方的燕子一样,我也常常寄托思念于吟唱之间。经过多年,寄托的情感依旧如初。那千娇百媚的美丽,真是如同芙蓉花般娇艳,柳条一样纤柔。南方的佳人众多,她们的美丽更是让人难以忘怀。即使她们无言,也能轻易撩动人心,更何况那笑着拈起红豆的姿态,更是令人神魂颠倒。

注释:

  1. 漫同:像、如同。
  2. 北地燕子:指北方的燕子,象征思念与归属。
  3. 吟箧:吟唱诗词的箱子,象征着寄托情感的工具。
  4. 千般旖旎万般娇:形容美丽的姿态多种多样。
  5. 芙蓉:荷花,象征美丽的女性。
  6. 柳如腰:形容女子的身材柔美如柳。
  7. 搓酥滴粉:比喻女子细腻的肌肤,腻滑如酥。
  8. 无言已足:即使没有言语,也足以引人向往。
  9. 红豆:常象征思念之情,《红豆生南国》即是此意。

典故解析:

“红豆”在中国古代诗词中象征着思念,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怀念。此诗中的红豆不仅是对思念的暗示,也反映了南国美人用红豆挑逗人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宗婉,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女性的柔美与情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清新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宗婉为海昌的曹紫贵题的,写于南方,描绘了南国美人的魅力与作者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风尚与情感寄托的方式。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南方女子的独特魅力和作者对她们的倾慕之情。开头以“漫同北地燕子比”引入,既表达了对北方的思念,也暗示了南方的不同风情。接着,作者通过“千般旖旎万般娇”的描写,勾勒出南国美人的多姿多彩,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她们的美丽。

“真个芙蓉如面柳如腰”,更是对美人的具体描绘,使用了生动的比喻,仿佛让人看见了那一张如荷花般娇艳的面容和如柳枝般柔美的身姿。接下来的“搓酥滴粉埋香腻”则表明了美人肌肤的细腻与芬芳,展现出一种温柔的性感。

在诗的尾声,作者通过“无言已足惹魂销”传达了无言的魅力,暗示即使没有言语,南国美人的魅力依旧能撩动心弦。而“那更笑拈红豆把人撩”则将整首诗推向高潮,红豆的意象使人想起了离别与思念,加深了情感的复杂性与深度。

整首诗从细腻的描写到情感的升华,体现了作者对美的独特理解与感受,融合了南国的风情与个人的情感,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漫同北地燕子比:引入对北方的思念,暗示作者的情感寄托。
  2. 吟箧频年寄:表达通过吟咏诗词来寄托情感的方式。
  3. 千般旖旎万般娇:夸赞南国女子的美丽多样。
  4. 真个芙蓉如面柳如腰:具体描绘女子的美貌。
  5. 搓酥滴粉埋香腻:形容女子肌肤的细腻和香气。
  6. 南国多佳丽:强调南方女性之美。
  7. 无言已足惹魂销:即使无言也能吸引,使人神魂颠倒。
  8. 那更笑拈红豆把人撩:红豆象征思念,传达了更深层次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芙蓉如面”比喻美人的面容,形象生动。
  • 对仗:使用了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美人“无言已足惹魂销”,赋予无言以情感,使其更具吸引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南国美人的魅力与作者的思念之情展开,表现了对美的赞美与对情感的渴望,展现了浓厚的南方文化氛围与个体情感的交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燕子:象征思念与归属。
  2. 芙蓉:象征美丽与娇柔。
  3. :象征纤细与柔美。
  4. 红豆:象征思念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红豆”象征什么? A. 美丽
    B. 思念
    C. 悲伤

  2. 诗的开头“漫同北地燕子比”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思念
    B. 快乐
    C. 悲伤

  3. 诗中“芙蓉如面柳如腰”主要描绘了什么? A. 美人的外貌
    B. 自然景色
    C. 情感波动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描绘女性之美,但李清照更注重内心情感,宗婉则更侧重外貌的描绘。
  • 《木兰花》:纳兰性德的作品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与深邃,宗婉的作品则更直观地展现美的形象。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宗婉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腊日同舍郎即湖上送诸葛吏部赴胡北常平次汪 游临丞挽诗 用黄侍郎韵题宇文发运瑞萱亭二首 题归宗寺 约书院诸友过石洞津检校堤役 题牟节叟介寿堂和刘左史韵 三峡桥 水调歌头·冬至子之半 次韵李参政见遗生日 满江红 次韵西叔兄咏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玉其质 执绋 耒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包含盟的词语有哪些 巾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私富 楚弓复得 凵字底的字 口腹自役 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凶纵 计穷智极 保国安民 潜蟠 欲言无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