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4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5:00
霜花溅血乌江路。
的是君王误。
鸿门玉斗怪当年。
不教虞兮舞剑向樽前。
芳魂随向江东渡。
犹作花枝舞。
彘也堪怜雉也妖。
笑问汉王遗恨几时消。
霜花在乌江路上溅起血色,
这都是君王的误判。
鸿门宴上的玉斗,令人感慨往年。
不让虞姬在酒樽前舞剑。
她的芳魂仍随江东而渡。
依旧像花枝般翩翩起舞。
可怜的猪与妖艳的雉鸡,
我笑问汉王,遗留的恨意何时才能消散呢?
作者介绍:董元恺,清代诗人,擅长词曲,常以历史题材为创作内容,其作品多表现对历史人物的情感和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清代,受到《史记》中虞姬与项羽故事的影响,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惋惜和对虞姬命运的同情,同时反映了对权力争斗导致的悲剧的思考。
《虞美人 其一》通过对虞姬与项羽命运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悲剧感。诗中“霜花溅血乌江路”以凄凉的意象开篇,既指乌江的历史背景,也映衬了虞姬的悲惨命运。接着,通过“君王误”一句,诗人直言历史的误判,似乎在指责权力者的无情与短视。鸿门宴的典故则是对项羽与刘邦斗争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斗争的残酷。
“芳魂随向江东渡”一句则表达了虞姬亡灵的无奈和不舍,诗人在此处使用了拟人手法,让虞姬的灵魂仿佛仍然在追随她的故土。最后,以“笑问汉王遗恨几时消”收尾,既表现了对历史悲剧的感慨,也反映了对人性与权力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美的追求,也有对历史悲剧的反思,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霜花”象征什么?
a) 美丽
b) 悲伤
c) 春天
d) 战斗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快
b) 悲怆
c) 愤怒
d) 平静
“彘也堪怜雉也妖”中的“彘”指的是?
a) 鱼
b) 猪
c) 鸟
d) 狼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