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0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01:24
雨声
陆游 〔宋代〕
暑气满天地,薄暮加烦促。
清风吹急雨,集我北窗竹。
竹声萧萧固自奇,况得雨声相发挥。
令人忽忆云门寺,半夜长松堕雪时。
在炎热的夏天,整个天地都被暑气笼罩,到了傍晚更加令人烦躁。清风吹来,急促的雨水敲打着我北窗前的竹子。竹子在风雨中发出的萧萧声本就奇特,何况此时雨声与竹声交融,更添韵味。让我不禁想起云门寺,那里的长松在半夜时分如雪般飘落。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军事家。他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细腻柔和之作。陆游的诗常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雨声》创作于陆游晚年,其时他已对国家的沧桑感到深深的忧虑,常常通过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感受。诗中描绘的雨声与竹声相互交织,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感悟。
《雨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傍晚的景象,通过急促的雨声与竹声的结合,表现出一种情绪的交织。诗的开头以“暑气满天地,薄暮加烦促”写出炎热的天气和傍晚的烦闷,直接引起读者的共鸣。接着,清风带来的急雨敲打竹子,产生了独特的竹声,这一细节不仅为诗增添了声响之美,也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生机。
“竹声萧萧固自奇,况得雨声相发挥”这两句,诗人借竹声与雨声的结合,表达了对自然音律的欣赏,并引发了内心的思绪,令人忆起云门寺的宁静与神秘。最后一句“半夜长松堕雪时”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更深的境界,仿佛在追忆往昔中的宁静和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考,展现了陆游作为诗人的深邃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中“薄暮加烦促”所表达的情绪是:
A. 平静
B. 烦躁
C. 快乐
D. 忧伤
“竹声萧萧固自奇”中“奇”字的意思是:
A. 奇怪
B. 奇特
C. 奇妙
D. 奇异
诗人回忆的云门寺象征着:
A. 忧愁
B. 宁静
C. 热闹
D. 空虚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