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焦岸早行和陆四》

时间: 2025-07-26 19:47:08

诗句

侵星违旅馆,乘月戒征俦。

复嶂迷晴色,虚岩辨暗流。

猿吟山漏晓,萤散野风秋。

故人渺何际,乡关云雾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47:08

原文展示

侵星违旅馆,乘月戒征俦。
复嶂迷晴色,虚岩辨暗流。
猿吟山漏晓,萤散野风秋。
故人渺何际,乡关云雾浮。

白话文翻译

夜晚星星隐入旅馆,乘着月光告别同行的朋友。
重重山峦迷失在晴朗的色彩中,虚空的岩石分辨着暗流。
猿猴在山间叫唤,晨光透过山漏洩出;萤火虫散落在秋风中的野外。
老朋友在何方呢?故乡的云雾满天漂浮。

注释

  • 侵星: 被星星覆盖,暗指夜晚的星空。
  • : 离开、告别。
  • 旅馆: 旅途中暂时休息的地方。
  • 乘月: 依靠月光,意指夜间出行。
  • 戒征俦: 告别旅途中的同伴。
  • 复嶂: 重重的山峰。
  • 迷晴色: 在晴朗的日子里迷失方向。
  • 虚岩: 空虚的岩石,指山石多而不实。
  • 辨暗流: 分辨隐秘的溪流。
  • 猿吟: 猿猴的鸣叫声。
  • 漏晓: 晨光透过山间的缝隙。
  • 萤散: 萤火虫散落。
  • 乡关: 故乡的地方。
  • 云雾浮: 云雾漂浮,模糊不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号凌云,唐代著名诗人,因其才华横溢而被誉为“诗中之龙”。他以骈文著称,尤其擅长五言、七言诗,风格清新脱俗,常流露出忧愁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焦岸早行和陆四》写于王勃晚年时,他在旅途中感受到离愁别绪,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与朋友分别的惆怅。此诗作于秋天,背景中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相辅相成,反映了他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焦岸早行和陆四》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及对故乡的怀念。全诗从夜晚出发,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带有一种宁静而又凄凉的美感。首联以“侵星违旅馆”开头,呈现了一个夜晚的旅途场景,展现了诗人在星空下的孤独感。接着,“复嶂迷晴色”描绘了山峦的景色,画面感极强,仿佛将读者带入了那片山林之中。后两联则通过猿鸣和萤火虫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自然的清幽,却又透着淡淡的忧伤。最后一句“故人渺何际,乡关云雾浮”更是点明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对故乡与友人的思念之情,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和感伤。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展现了王勃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侵星违旅馆: 夜空中的星星似乎侵入了旅馆,暗示着诗人的孤独与思念。
  2. 乘月戒征俦: 在月光下与同行的朋友告别,表达了离别的苦涩。
  3. 复嶂迷晴色: 在晴朗的日子里,重重山峦让人迷失方向,象征着人生的迷茫。
  4. 虚岩辨暗流: 通过虚空的岩石,诗人分辨着暗流,暗示对未来的探索与不安。
  5. 猿吟山漏晓: 猿鸣声在山间回荡,晨光透过山缝,传达了自然的声音和时光的流逝。
  6. 萤散野风秋: 萤火虫在秋风中散落,表现了秋季的宁静与孤独。
  7. 故人渺何际: 对老朋友的思念,在时间和空间中显得渺小而不确定。
  8. 乡关云雾浮: 故乡的云雾漂浮,象征着故乡的遥远与难以触及。

修辞手法

  • 比喻: “侵星违旅馆”使用星星来比喻夜晚的孤独。
  • 拟人: “猿吟”赋予猿猴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现。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如“复嶂迷晴色,虚岩辨暗流”。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王勃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对故乡与友人的思念,以及在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迷茫。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外界的感知,也反映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 星星: 代表孤独与思念的象征。
  • 月光: 代表希望与启示,照亮旅途。
  • 山峦: 象征人生的旅途与迷茫。
  • 猿声与萤火虫: 表达自然的声音和秋季的萧瑟,渗透着思乡的情感。
  • 云雾: 代表故乡的遥远与不可捉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侵星违旅馆”中“侵星”指的是什么?
    A. 旅馆的装饰
    B. 夜空中的星星
    C. 旅行的路线

  2. “故人渺何际”中的“渺”有何含义?
    A. 渺小
    B. 漫长
    C. 重要

  3. 诗中描绘了哪些自然意象?
    A. 星星与月光
    B. 江河与湖泊
    C. 沙漠与草原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与王勃的作品都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人生哲思,但王之涣更侧重于壮丽的景象,而王勃则更多地渗透了个人的情感与思念之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勃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登高 九日陪两制诸公燕赵氏园亭 九日紫极宫对酒 九日宿院 九日次周义山 九日昆峰赐饮拟和刘静修先生九日九饮歌韵体 其四 九日登校园小山 九日席上呈兼善伯寿 九日何氏江楼 九日答朱寿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扇火止沸 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自作解人 颛恣 赖赖 立刀旁的字 喑噁叱咤 韦编三絶 虺雙 心花开爽 盟山誓海 巳字旁的字 见死不救 犬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