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5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55:44
原文展示:
同官约赋红梅成五十六字 曹彦约 〔宋代〕
淡中著色似狂颠,心与梅同迹不然。 夺我焉支宁免俗,岂无膏沐独争先。 辨桃认杏何人拙,压雪欺霜政自妍。 只恐东君招不得,好修犹在竹篱边。
白话文翻译:
在淡淡的色彩中刻意描绘,看似狂放不羁,但我的心与梅花一样,行迹却不同。 夺走了我的胭脂,难道就能免俗吗?难道没有膏沐,我就要独自争先。 分辨桃与杏,何人显得笨拙?在雪中压倒,在霜中欺凌,正是自己的美丽。 只怕东君(春神)招不来,美好的修养仍在竹篱笆边。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交融,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曹彦约应同官之约而作,以红梅为题材,表达了自己与梅花相似的心境,但又有所不同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红梅为题材,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修养和独立精神的追求。首联以“淡中著色”形容红梅的色彩,虽淡却有深意,与“狂颠”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颔联通过“夺我焉支”和“岂无膏沐”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不屑和对独立精神的坚持。颈联以“辨桃认杏”和“压雪欺霜”的对比,展现了红梅的独特美丽和坚韧品质。尾联则以“东君招不得”和“好修犹在竹篱边”作结,强调了诗人对美好修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淡中著色似狂颠,心与梅同迹不然。
夺我焉支宁免俗,岂无膏沐独争先。
辨桃认杏何人拙,压雪欺霜政自妍。
只恐东君招不得,好修犹在竹篱边。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我修养和独立精神的追求。通过对红梅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世俗的不屑和对美好修养的坚持,强调了独立精神和坚韧品质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淡中著色似狂颠”中的“狂颠”指的是什么? A. 红梅的色彩 B. 诗人的内心情感 C. 世俗的诱惑 D. 独立的精神追求
诗中“夺我焉支宁免俗”中的“焉支”指的是什么? A. 红梅的色彩 B. 诗人的内心情感 C. 世俗的诱惑 D. 独立的精神追求
诗中“辨桃认杏何人拙”中的“辨桃认杏”比喻什么? A. 红梅的色彩 B. 诗人的内心情感 C. 分辨事物的能力 D. 独立的精神追求
诗中“只恐东君招不得”中的“东君”指的是什么? A. 红梅的色彩 B. 诗人的内心情感 C. 春神 D. 独立的精神追求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