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9:2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9:24:06
原文展示:
送雷赴漕召 曹彦约 〔宋代〕
诏书隐隐下穹窿,已觉朝廷后此翁。 儒雅久称唐吏部,典刑今对汉申公。 薰风使者驱驰外,暇日斯民长养中。 麦陇秧田政如许,定应归报不言功。
白话文翻译:
诏书隐隐从天而降,已经感觉到朝廷对这位老者的重视。 他长久以来以儒雅著称,如同唐朝的吏部尚书,现在又像汉代的申公一样受到尊敬。 作为使者,他在外奔波,而在闲暇时则致力于民众的培养和成长。 在麦田和秧田的管理上,他做得如此出色,必定会归来报告而不夸耀自己的功绩。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字子文,宋代文学家,其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此诗是送别雷赴漕召的作品,表达了对雷的敬重和对其政绩的赞赏。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雷赴漕召,即被任命为漕运使者,负责漕运事务。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雷的敬重和对其政绩的赞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儒雅学者的尊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中人物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政绩。首联以诏书隐隐下穹窿的意象,暗示了朝廷对这位老者的重视和期待。颔联和颈联通过对比唐吏部和汉申公,强调了诗中人物的儒雅和典范地位,以及他在外奔波和闲暇时对民众的培养和成长。尾联以麦陇秧田的政绩,表达了对其不言功的赞赏,体现了诗人对谦逊和实干精神的推崇。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赞颂诗中人物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政绩,以及对其不言功的赞赏。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中人物的儒雅和典范地位,以及他在外奔波和闲暇时对民众的培养和成长。尾联以麦陇秧田的政绩,表达了对其不言功的赞赏,体现了诗人对谦逊和实干精神的推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唐吏部”和“汉申公”分别象征什么? A. 官职和尊敬 B. 学识和典范 C. 忙碌和闲暇 D. 政绩和谦逊
诗中“诏书隐隐下穹窿”的意象表达了什么? A. 朝廷的忽视 B. 朝廷的重视和期待 C. 诗中人物的忙碌 D. 诗中人物的闲暇
诗中“麦陇秧田政如许”表达了什么? A. 诗中人物的忙碌 B. 诗中人物的闲暇 C. 诗中人物的政绩 D. 诗中人物的谦逊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