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1:44
我今过五十,万事日消磨。
熟识世间寡,故交泉下多。
叶秋知易陨,松耐竟如何。
尝亦悲前哲,荒坟野鼠窠。
我如今已经过了五十岁,所有的事情都在日复一日的消磨中。
我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很少,死去的老朋友也越来越多。
秋天的叶子容易凋落,那么松树又能坚持多久呢?
我曾经也为那些前辈哲人的遭遇感到悲伤,他们的坟墓荒凉,野鼠在其中出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松溪,宋代诗人,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梅尧臣五十岁之际,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已故友人的追忆,反映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哭王几道职方三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人在五十岁时,回首往昔,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开篇“我今过五十,万事日消磨”以自述的方式,表明了时间的流逝与自身的衰老,给人一种沉重的感受。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对世事的了解愈发稀少,身边的故交也渐渐离去,这种孤独和失落感在“故交泉下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叶秋知易陨,松耐竟如何”一句则通过自然界的变化引发对生命的思考。秋叶的凋零和松树的坚韧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并存,令人深思。最后一句“尝亦悲前哲,荒坟野鼠窠”更是直指人类的命运,前哲的坟墓荒凉,彰显了历史的无情与人类终究要面对的孤独和遗忘。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幽远,既有对人生的感慨,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折射出诗人对生死、友谊与时间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我今过五十,万事日消磨。
熟识世间寡,故交泉下多。
叶秋知易陨,松耐竟如何。
尝亦悲前哲,荒坟野鼠窠。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友谊消逝的感慨,反映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在诗中提到自己过了多少岁?
诗中提到“故交泉下多”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松耐竟如何”,其中“松”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梅尧臣的此诗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两者均表现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但梅尧臣更倾向于孤独与思念,而杜甫则表现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