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6:47
乌蟾不出海,天地无明时。
万国睡未觉,一声鸡已知。
树头星渐没,枝上露应垂。
人世纷纷事,劳劳只自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夜色未散,天际依然昏暗,万国沉睡未醒,唯有一声鸡鸣打破宁静。树上的星星渐渐隐去,枝头的露珠似乎也在悄然滴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人世间,世人忙碌奔波,然而这一切不过是自我为之。
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青山,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生活的哲理。梅尧臣的作品常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体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
《晓》作于梅尧臣晚年,正值北宋社会动荡时期,政治与经济的压力使得人们的生活充满忙碌与焦虑。这首诗在清晨的宁静中,反映了他对人世纷扰的思考与感悟。
《晓》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清晨的初光与人世的忙碌,形成鲜明的对比。诗的开头“乌蟾不出海,天地无明时”,描绘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沉闷的氛围,暗示了夜晚的延续。随着“一声鸡已知”,清晨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宁静,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
中间两句“树头星渐没,枝上露应垂”则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传达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露珠的滴落,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而树头星的隐去,则暗示着生活的无常。
最后两句“人世纷纷事,劳劳只自为”,则揭示了诗人的思考: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人们忙碌于各自的事情,然而这一切又有多少真正的意义呢?这引发了读者对生活的反思,提醒我们在忙碌中不忘自我。
整首诗在宁静与纷扰之间游走,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又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梅尧臣作为诗人的深邃视角。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世繁忙的感悟,提醒人们在纷繁的事物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诗中“天地无明时”意思是:
a) 天色明亮
b) 天色昏暗
c) 白昼来临
“一声鸡已知”中“已知”的意思是:
a) 已经知道
b) 早已知道
c) 发现
诗歌最后一句体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无奈
梅尧臣的《晓》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但前者更注重自然与人世的对比,后者则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深刻的社会观察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