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0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03:52
《金明池 次宝月韵》
作者: 吴湖帆
残日楼台,偏镫户牖,暝月朦胧成晕。
难消受梨花澹惨,空凝想杨枝金嫩。
夜沈沈戍角悲笳,听断续声声,动牵长恨。
若九十韶光,一场春梦,转眼秾华垂尽。
破国分鸾尤病损。叹冷落孤怀,交亲无近。
愁滋味迢迢最苦,冤情况悽悽谁问。
休重道阆苑隆都,便玉宇高寒,不胜霜信。
恁辽鹤哀翔,离鸿泣诉,省识惹人闲闷。
落日西沉,楼台的影子斜斜地投在窗户上,朦胧的月色仿佛染上了一层淡淡的晕影。难以消散的是梨花的清淡与凄凉,空自凝望那金黄的杨枝。夜色沉沉,戍楼的角笛响起悲凉的旋律,断断续续的声声如泣如诉,牵动着我无尽的长恨。如果可以回到那九十年的美好时光,似乎只是一场春梦,转眼间繁华就已凋零。国家破碎如同鸾鸟失散,愁苦更加深重。感叹身世的冷落,亲友之间也无近邻可交。愁苦的滋味绵延无尽,冤屈的情况却无人问津。休再提起阆苑的荣华,那里即使是高寒的玉宇,也承受不住霜雪的侵袭。那凄厉的鹤声在空中哀鸣,离去的鸿雁在诉说着离愁,真是令人感到无尽的烦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吴湖帆(1894-1968),字子梅,号湖帆,浙江人,清末民初著名画家及诗人,擅长山水画,作品多具文人气息,诗歌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晚清时期,社会动荡,作者通过诗歌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金明池 次宝月韵》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索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过去的追忆。开篇的“残日楼台”与“暝月朦胧”营造出一种黄昏时分的宁静氛围,正是这种宁静中蕴含的凄凉感,使得后续的情感更加深刻。诗人不仅在描写自然景色,更通过“梨花澹惨”与“杨枝金嫩”来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在对时间的思考中,诗人通过“若九十韶光,一场春梦”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无奈与惋惜,仿佛在说,曾经的美好如梦幻般转瞬即逝,让人心生怅惘。后半部分则更为沉重,诗人感叹国家破碎与孤独的处境,表现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与对人际关系的渴望。整体来看,此诗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历史与社会的反思,体现了吴湖帆对生活的敏感和深刻的洞察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的描写为引,深入探讨了时间的流逝、国家的破碎与人际关系的疏离,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残日”指的是什么时间段?
A. 早晨
B. 正午
C. 黄昏
D. 深夜
“梨花澹惨”中的“澹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凄凉
C. 平静
D. 热闹
诗中提到的“阆苑”象征什么?
A. 战争
B. 极乐的境地
C. 乡村
D. 农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吴湖帆的《金明池 次宝月韵》更加倾向于表现孤独与对过去的怀念,而李白则更强调与自然的融合与快乐。两首诗各有风格,展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情感表达。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