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2:45
满江红·蝶梦惊残
作者:李曾伯 〔宋代〕
蝶梦惊残,仿佛似东方才白。
人报道城疑不夜,界几无色。
敲瓦微听冰线响,开窗倏放风花入。
拥重貂曾不觉寒侵,将何德。
呼剡棹,行为客。
平蔡垒,何能役。
算争如穷檐高卧,闭门毋出。
安得松江江上去,一蓑独钓丝千尺。
要不持寸铁和前修,文章伯。
在梦中,蝴蝶的影像惊醒了我,仿佛东方的天色刚刚亮起。
听说城外一片喧闹,天空却几乎没有颜色。
敲击瓦片时,隐约听到冰线的声音,
打开窗户,微风和花香瞬间涌入。
即使披着厚厚的貂皮,也未曾觉察寒意侵袭,
这算得上什么德行呢?
呼唤着桨声,像一个过客。
平整的台阶,怎能让我辛劳?
争论如同穷人在屋檐下高卧,紧闭门窗不出。
如何能在松江上游荡,独自钓鱼千尺长丝?
不持寸铁的我,和前人无缘,文章的伯乐。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词作品见长,风格清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宋代,时代背景下,文人多处于仕途和隐逸之间,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与思考。
这首《满江红》充满了对梦境与现实的思索。开篇以“蝶梦惊残”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美好的梦境,然而梦的残破又暗示了现实的无情。接着,描绘了城外的景象,喧闹的声音与无色的天空形成对比,似乎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美。诗人通过“敲瓦微听”和“开窗倏放风花入”展现了细腻的观察,细节之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拥重貂曾不觉寒侵”一语,既表现了诗人身处的富贵地位,又暗示内心的寒冷与孤寂,似乎在质问自己的德行何在。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呼唤桨声,形如过客,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漠。最后,提到“松江江上去,一蓑独钓”,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渴望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
整首词充满了哲理,情感深邃,展现了李曾伯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蝶梦”)、拟人(“风花入”)、对仗(如“呼剡棹,行为客”),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失望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李曾伯
C. 杜甫
D. 白居易
“蝶梦惊残”中的“蝶梦”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美好的梦境
C. 追求名利
D. 孤独感
诗中提到的“松江”象征什么?
A. 富贵
B. 自然与自由
C. 名利
D. 生活的烦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对《满江红·蝶梦惊残》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