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江红 过焦山》

时间: 2025-04-26 10:14:12

诗句

千古江山,来觅我、旧魂一脉。

凝眸处、万波相逼,碎花飞簇。

石洞无人焦隐冷,高岩断壁观音肃。

叹双峰老屋架云根,危难触。

铭之义,鼎之足。

帝之梦,俱难续。

只碑林依旧,拂尘贪读。

水涨西风鱼鳖舞,云沉乱石精灵伏。

正孤帆、雁影向南啼,声声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4:12

原文展示

满江红 过焦山
作者:俞律 〔近代〕
千古江山,来觅我旧魂一脉。
凝眸处万波相逼,碎花飞簇。
石洞无人焦隐冷,高岩断壁观音肃。
叹双峰老屋架云根,危难触。
铭之义,鼎之足。
帝之梦,俱难续。
只碑林依旧,拂尘贪读。
水涨西风鱼鳖舞,云沉乱石精灵伏。
正孤帆雁影向南啼,声声熟。

白话文翻译

千古的江山,我来寻觅我那一丝旧魂。
凝视的地方,万波涌动,碎花飞舞。
石洞里无人,焦山隐冷,高岩断壁如观音般肃穆。
感叹双峰的老屋架在云根上,危难时刻触动人心。
铭记的义,鼎的支撑。
帝王的梦想,皆难以延续。
只有碑林依旧,拂去尘埃贪婪地阅读。
水涨西风,鱼儿和鳖在舞动,云沉乱石间精灵伏藏。
正好孤帆和雁影向南啼叫,声声如昔。

注释

  • 千古江山:指历代的江山,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 旧魂一脉:指旧时的精神或情感,强调对过去的追寻。
  • 焦隐冷:焦山隐秘而冷清,表达一种孤寂的氛围。
  • 观音肃:将高岩比作观音,传达一种严肃、清净的感觉。
  • 铭之义、鼎之足:古代铭文和鼎的支撑,象征着历史的重任与传承。
  • 碑林依旧:指历史遗迹仍在,象征着文化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俞律,近代诗人,作品常体现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他的诗风多为豪放之中夹杂细腻,善于用自然景物传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对焦山的游览时,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厚重,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满江红 过焦山》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的诗。通过对焦山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也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与人类的渺小。诗中提到的“千古江山”让人联想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而“旧魂一脉”的寻觅则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与对精神的追求。

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观时,使用了“万波相逼”“碎花飞簇”等生动形象的词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动与活力。同时,诗人对焦山的孤寂描写,传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尤其是“铭之义,鼎之足”一句,既是对历史的铭记,也是对未来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古江山:引入历史,唤起读者对历史的思考。
  • 来觅我旧魂一脉:表达对历史和传统的追寻。
  • 凝眸处万波相逼,碎花飞簇:描绘眼前的自然景象,生动形象。
  • 石洞无人焦隐冷,高岩断壁观音肃:对焦山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清冷。
  • 叹双峰老屋架云根:感慨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积淀。
  • 铭之义,鼎之足: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 帝之梦,俱难续:反思历史的变迁,感叹梦想的无奈。
  • 只碑林依旧,拂尘贪读:历史遗迹仍在,强调文化的延续。
  • 水涨西风鱼鳖舞,云沉乱石精灵伏:描绘动态的自然景象,给人以生机。
  • 正孤帆雁影向南啼,声声熟:以孤帆与雁影结尾,体现对过往的眷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岩比作观音,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 拟人:水涨西风、鱼鳖舞,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铭之义,鼎之足”,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文化的珍视,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山:象征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 焦山:代表孤独与隐秘的自然之美。
  • 碑林:记录历史的文化象征。
  • 孤帆、雁影:象征着离别与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千古江山”指的是什么?

    • A. 自然风光
    • B. 历史与文化
    • C. 个人情感
    • D. 未来的梦想
  2. 诗中提到的“铭之义,鼎之足”象征什么?

    • A. 个人成就
    • B. 历史的重任
    • C. 未来的希望
    • D. 自然的力量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同样描绘了自然与历史的关系。
  • 《滕王阁序》:王勃的作品,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词对比

  • 俞律的《满江红 过焦山》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历史的思索,但俞律更注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而李白则倾向于豪放与饮酒作乐的情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金华道中 荥泽渡河 过武胜关 渡鲁明江 临行献李尚书 宿阿公店 过赤山寺 登屏山遇樵者 宿淡水草舍对竹 梅溪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标颠 不可奈何 鼻字旁的字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采字头的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心病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水色山光 牛车 陶令株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片字旁的字 包含嬗的词语有哪些 百衲琴 风尘之言 云霓之望 言字旁的字 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