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天台梵才上人》

时间: 2025-05-03 08:30:40

诗句

常观月从东海出,想照石桥旁畔人。

试问当年与今日,清光不改只如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8:30:40

原文展示:

常观月从东海出,
想照石桥旁畔人。
试问当年与今日,
清光不改只如新。

白话文翻译:

我常常观察月亮从东海升起,
想它照耀的正是石桥旁边的人。
我不禁想问,往年和今天有什么不同,
月光依旧清澈,仿佛从未改变过。

注释:

  • 常观:常常观察。
  • 东海:指中国东部的海域,象征月亮升起的方向。
  • 石桥:指一座石制的桥,可能象征人与自然的连接。
  • 试问:试着问。
  • 当年:指过去的某个时候。
  • 清光:清澈的光辉。
  • 不改:没有改变。
  • 只如新:就像新的那样。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月亮”常常在中国古代诗词中象征着思乡、孤独与人情的变迁。石桥也可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与苏轼齐名,擅长诗歌、散文,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梅尧臣晚年,可能是在他追忆往昔、面对生命流逝时所作,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常在之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寄天台梵才上人》以月亮作为主要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由衷赞叹。诗的开头通过“常观月从东海出”引入,月亮的升起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月光照耀下的石桥旁,仿佛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接下来的“试问当年与今日”,诗人以自问的方式,引发了对过去与现在的思考,表面上是对月光的追问,实际上却是对生命与时间的无奈感慨。最后一句“清光不改只如新”则是对月亮不变的赞美,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永恒与不朽,虽时间流逝,但美的存在依然清晰可见。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优美,既有对自然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梅尧臣内心的宁静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常观月从东海出:诗人习惯性地观察月亮从东海升起,表现其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2. 想照石桥旁畔人:月光照耀着石桥旁的人,描绘出一个静谧而美丽的夜晚场景。
  3. 试问当年与今日:诗人自问,过去的时光与现在有什么变化,暗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4. 清光不改只如新:尽管时光在流转,月光的清澈依旧,暗示着永恒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生命的美好,象征着永恒不变。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和谐美感。
  • 拟人:月光似乎有了情感,能够照耀人心。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哲思与对永恒之美的赞美,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思念与希望。
  • 石桥:象征人与自然的连接,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 清光:象征着纯洁、永恒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苏轼
    • B. 梅尧臣
    • C. 李白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东海”象征着什么?

    • A. 战争
    • B. 时间
    • C. 自然的美
    • D. 财富
  3. 诗中的“清光不改只如新”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金钱的渴望
    • B. 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 C. 对战争的恐惧
    • D. 对失去的怀念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梅尧臣 vs. 李白:两位诗人都善于描绘月亮,但梅尧臣更注重内心的感受与哲理,李白则多表现豪放与奔放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梅尧臣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馀干史子固本知县趋朝便舟见访以四绝句叙旧 同官约赋红梅成五十六字 季直经干喜得三白次师绎韵见饷走笔奉和 秘阁修撰雷文卿挽章二首 送雷赴漕召 送胡倅辟书不遂复到选部 况子沿檄来归舟过淮右绣衣左国录赠行以诗因 雨后早行 挽宁宗皇帝词二首 为谢府题制锦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吃闭门羹 赛饮 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隶字旁的字 瘈狗噬人 马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玄藻 包含比的成语 残结尾的成语 雄断 空谈无补 包含园的词语有哪些 哀死事生 破矩为圆 指雁为羹 卖力气 金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