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1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17:01
上客新从左辅回,高阳兴助洛阳才。
已将四海声名去,又占三春风景来。
甲子等头怜共老,文章敌手莫相猜。
邹枚未用争诗酒,且饮梁王贺喜杯。
这位贵宾刚刚从左辅(指的是朝廷)回到洛阳,高阳(指高阳公)也在助兴,洛阳的才华横溢。
他已经在四海之间声名远扬,如今又占据了三春(春天的美好风景)。
甲子(指年纪,意味着岁月)让我们彼此珍惜、共度余生,文章的对手之间无需猜忌。
邹枚(指邹容,著名的诗人)还未与我争论诗酒,不如先举杯祝贺梁王的喜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因其诗歌通俗易懂,受到广泛欢迎。他的诗歌以社会现实、生活琐事为题材,常常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这首诗作于白居易的晚年,他在洛阳的生活中与友人欢聚,表达对友谊和人生的感慨。诗中提到的“高阳兴助洛阳才”体现出他对当时社会文化氛围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贵客的归来,展现了白居易对友谊和人生岁月的思考。首联“上客新从左辅回”,以“上客”引出一段背景,表现出这位朋友的尊贵地位;接着,通过“高阳兴助洛阳才”描绘出一种欢快的社交氛围,暗示了文化的繁荣和人才的辈出。
在中间两句中,白居易借助“已将四海声名去,又占三春风景来”表达了对过去成就的自豪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正如他所说,岁月在流逝,但友谊和美好的时光总是值得珍惜。
结尾两句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轻松氛围,提出“且饮梁王贺喜杯”的建议,既是对友谊的庆祝,也是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渗透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白居易的为人和处世哲学。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重视友谊和人生的珍贵时光,表达了对岁月的感叹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高阳”指的是:
A. 一位权贵
B. 一种春天的气候
C. 传说中的高阳公
D. 洛阳的风景
“甲子等头怜共老”中“甲子”主要指的是:
A. 一种动物
B. 年纪
C. 一个节气
D. 一种酒
白居易的《喜梦得自冯翊归洛,兼呈令公》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但白居易更侧重于友谊和欢聚,而杜甫则反映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