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邓郁》

时间: 2025-05-02 14:45:32

诗句

云母餱粮五岳楼,绣袿少妪导仙游。

不应轻信双青鸟,便遣东都事业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5:32

原文展示:

云母餱粮五岳楼,绣袿少妪导仙游。
不应轻信双青鸟,便遣东都事业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五岳的高楼上,云母制成的美食令人陶醉,绣袿的老妪引领着我去游览仙境。可不要轻易相信那双青鸟的承诺,免得让东都的事业白白中断。

注释:

  • 云母:一种矿物,常用于制成美丽的器物。
  • 餱粮:指美味的食物,可能是用云母制成的点心。
  • 五岳:指中国五大名山,象征高远的境地。
  • 绣袿:指绣花的衣裙,形容老妪的服饰华美。
  • 少妪:年纪稍大的妇女,通常指贤淑的女性。
  • 仙游:游玩仙境,形容一种超凡脱俗的乐趣。
  • 双青鸟:可能指神话中传递消息的鸟,代表虚幻的承诺。
  • 东都:指当时的政治中心,如汴京,象征着世俗的事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邓林,宋代诗人,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和人文景观,作品多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也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中提到的仙游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运用清新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仙境画面。开头提到“云母餱粮”,给人一种诱惑的感觉,表现了对美食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接着,绣袿少妪的出现,象征着引领者,她的智慧和魅力使人心生向往,恰如生活中的良师益友。诗人在此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似乎邀请读者一同前往。然而,紧接着的话语却让人警觉,“不应轻信双青鸟”,暗示着对虚幻承诺的警惕。这一转折让整首诗充满了哲理,虽然向往美好,但也需保持清醒和理智。最后一句“便遣东都事业休”,则把诗歌的情感基调引向现实,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事业与努力,切勿因幻想而放弃现实的追求。整首诗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既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有对真实生活的深刻反思,构成了一幅丰富而深刻的诗意画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云母餱粮五岳楼”:描绘五岳之巅的美食,表现出理想生活的美好。
    • “绣袿少妪导仙游”:老妪的引领让人倍感亲切,象征着智慧与引导。
    • “不应轻信双青鸟”:警醒人们对虚幻的承诺保持警惕。
    • “便遣东都事业休”:强调现实生活的重要性,警惕因幻想而放弃努力。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云母”与“餱粮”比喻理想生活的美好。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双青鸟象征虚幻的理想,老妪则象征现实中的引导者。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追求理想与警惕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强调了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珍惜现有的事业与努力。

意象分析:

  • 云母:象征美好与珍贵,代表理想境界。
  • 绣袿:象征华贵与智慧,引领者的形象。
  • 青鸟:象征虚幻的承诺,暗示对理想的警惕。
  • 东都:象征现实生活和事业,强调真实的努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云母餱粮”中的“云母”指的是: A. 一种饮品
    B. 一种矿物
    C. 一种植物
    D. 一种食物

  2. “双青鸟”在诗中象征: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幻想
    C. 事业的成功
    D. 美好的友谊

  3. 诗中提到的“东都”是指: A. 西安
    B. 南京
    C. 汴京
    D. 成都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中的自然意象与《邓郁》的仙境意象相似,均表现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 杜甫的《登高》则更加强调现实生活中的艰辛,与《邓郁》的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形成鲜明对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乡子 谒金门·风韵彻 再用前韵各赋三解 二郎神·小亭徙倚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 龙溪道中 题暗香疏影词后用潘德久赠姜白石韵 晓儿辈 四五用喜雪韵四首 爱山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面字旁的字 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臼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割臂之盟 蝶怨蛩凄 女字旁的字 桃枭 集体主义 退开头的成语 食字旁的字 逆溢 荣华富贵 千古奇逢 麦糟 徒托空言 避开头的成语 毗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