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0:0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0:03:40
晓儿辈
作者:吴潜(宋代)
诸儿怜我太焦熬,我把真机告汝曹。
外白内黄常抱守,出朱入墨任纷挠。
治齐固有曹参逸,理蜀宁无诸葛劳。
毕竟食焉而怠事,天刑人祸恐难逃。
这几位孩子怜悯我太过于苦熬,我将真理告诉你们。
外表白皙内里黄润始终保持,出入于红墨之间任凭纷扰。
治理齐国自然有曹参的闲逸,管理蜀国难道没有诸葛的辛劳吗?
最终只顾享受而怠慢事务,天罚人祸恐怕是难以逃脱的。
作者介绍:吴潜,宋代诗人,擅长古体诗,作品多反映社会现象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与个人生活困扰的时期,诗人通过与后辈的对话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及对真理的追求。
《晓儿辈》是吴潜以对话形式写成的一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困扰的深刻感悟。诗中提到“诸儿怜我太焦熬”,透露出诗人对年轻一代的期望与叮嘱,同时也反映了自身的苦楚与艰难。此句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身世之艰,还传递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接下来的“我把真机告汝曹”,表明了诗人愿意向年轻人传授生活的真谛,强调了知识与经验的传承。在“外白内黄常抱守”中,诗人以外表与内心的对比,隐喻了人们在面对外界时的伪装和内心的真实。
“治齐固有曹参逸,理蜀宁无诸葛劳”则是对历史人物的引述,借曹参与诸葛亮的治理之道,反映出对治国理政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两位历史人物的治国理念,传达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思索,引导后辈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最后,“毕竟食焉而怠事,天刑人祸恐难逃”,深刻警示世人:若只求享乐而不务正业,最终必将遭到惩罚。这一结尾不仅是对自身经历的反省,也是对年轻一代的警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对比等手法,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展现了复杂的人生哲学。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出对人生困境的反思,对后辈的期许,以及对社会责任的呼唤,警示年轻人要勤奋努力,不可懈怠。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外白内黄”指的是什么?
A. 外表光鲜,内心复杂
B. 表里如一
C. 只顾享乐
曹参与诸葛亮在诗中分别象征什么?
A. 治理与享乐
B. 忍耐与勤奋
C. 安逸与辛劳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享乐人生
B. 对后辈的期许与反思
C. 逃避现实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诗人通过对月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吴潜的《晓儿辈》则是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两者均以个人情感为主线,却在主题与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