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2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25:35
二郎神·小亭徙倚
作者: 吴潜 〔宋代〕
小亭徙倚,慢一步立秋千影。
渐夕照林梢,晚风池上,缉缉轻寒嫩冷。
又是将他春,酿一种花愁花病。
空客鬓岁迁,征衫人老,倚楼看镜。
还省。故园多少,紫殷红凝。
窗外晓莺啼,抚墙金缕,烟柳慵眠乍醒。
挑菜踏青,趁蜂随蝶,长负清明时景。
凝伫久,蓦听棋边落子,一声声静。
在小亭子里倚靠着,慢慢地走一步,秋千的影子摇曳着。
渐渐地,夕阳照射在树梢上,晚风在池面轻拂,带来一丝丝寒意和清凉。
又是春天过去,酿成一种花的忧愁和病痛。
空对着镜子,白发渐迁,穿着征衣的人已渐渐老去,倚楼望镜。
又回想起故乡多少的美好,紫色和红色的花凝聚在窗前。
窗外,清晨的小莺在啼鸣,抚摸着墙壁的金缕,烟柳在慵懒的睡眠中忽然苏醒。
在田间挑菜踏青,趁着蜜蜂和蝴蝶,长久地错过了清明时节的美景。
我在此凝视已久,忽然听到棋盘边落子的声音,一声声是那么静谧。
作者介绍:吴潜,宋代词人,因其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而闻名。他的诗词风格典雅,常常融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吴潜晚年,正值岁月流逝,作者对青春流逝、故乡的思念以及春天的无常感慨颇深,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这首《二郎神·小亭徙倚》以小亭为起点,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开头描绘小亭的倚靠,给人一种悠闲的感觉,却在接下来的描写中逐渐渗透出一丝秋意的凉意,表明时光的无情。诗中“又是将他春,酿一种花愁花病”一句,巧妙地将春天的美好与岁月的流逝结合,表达了对过往春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惆怅。
而“空客鬓岁迁,征衫人老”则是对自己人生的反思,诗人面对镜子,感受到岁月的无情,逐渐衰老。故园的美好在“紫殷红凝”中得以展现,仿佛是对故乡的深情回望。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逐句解析:
小亭徙倚,慢一步立秋千影。
渐夕照林梢,晚风池上,缉缉轻寒嫩冷。
又是将他春,酿一种花愁花病。
空客鬓岁迁,征衫人老,倚楼看镜。
还省。故园多少,紫殷红凝。
窗外晓莺啼,抚墙金缕,烟柳慵眠乍醒。
挑菜踏青,趁蜂随蝶,长负清明时景。
凝伫久,蓦听棋边落子,一声声静。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个人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秋千影”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童年的快乐
C. 春天的美好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
A. 通过对景物的描绘
B. 通过对人物的描述
C. 通过对历史的反思
“白客鬓岁迁”中的“白客”指的是什么?
A. 老人
B. 游子
C. 学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吴潜的《二郎神·小亭徙倚》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沉淀,而李清照的作品则更多体现了对离别与思念的细腻表达。两者在风格上有相似之处,但主题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