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7:33
三峡歌
作者: 陆游 〔宋代〕
神女庙前秋月明,
黄牛峡里暮猿声。
危途性命不容恤,
百丈牵船侵夜行。
在神女庙前,秋天的月亮明亮而清晰;
在黄牛峡的深处,傍晚传来猿猴的哀鸣。
在这危险的道路上,性命安全无从顾及;
在百丈的河流中,夜晚拉船缓缓前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特定的典故,但提到的神女庙和猿声,常用于表达自然景观的壮丽与人身处其中的渺小与无助。陆游在诗中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危险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生于南宋时期,是著名的爱国诗人、词人。其作品风格豪放,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三峡歌》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侵扰,陆游心中充满了忧患意识。诗中描绘的三峡景色与其个人经历相结合,抒发了他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三峡歌》描绘了三峡的壮丽景色,以及在这自然景观中蕴含的人生命运。开篇“神女庙前秋月明”,展现了三峡的宁静与美丽,秋月的明亮与神女庙的神秘,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然而,紧接着的“黄牛峡里暮猿声”,则将这种宁静打破,猿声的哀鸣渗透出一种孤独和无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接下来的“危途性命不容恤”,则展示了陆游在旅途中面临的危险与艰难,展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脆弱。最后一句“百丈牵船侵夜行”则是对夜行旅途的描绘,表现了在这危难的环境中,依然要以勇气面对前方的挑战。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生命运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他在逆境中仍然勇往直前的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三峡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反映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同时也表现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与勇气。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神女庙前秋月明”中的“神女庙”指的是?
a) 庙宇
b) 山峰
c) 河流
“黄牛峡里暮猿声”中的“猿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孤寂
c) 喜悦
诗中提到的“危途”最可能指的是什么?
a) 安全的道路
b) 危险的旅途
c) 舒适的环境
答案: 1.a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三峡歌》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都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陆游更多地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与无奈,而李白则表现出对自由与豪情的追求,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存在显著差异,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