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小雅·六月》

时间: 2025-05-07 09:03:12

诗句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

四牡骙骙,载是常服。

玁狁孔炽,我是用急。

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

维此六月,既成我服。

我服既成,于三十里。

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广,其大有颙。

薄伐玁狁,以奏肤公。

有严有翼,共武之服。

共武之服,以定王国。

玁狁匪茹,整居焦获。

侵镐及方,至于泾阳。

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戎车既安,如轾如轩。

四牡既佶,既佶且闲。

薄伐玁狁,至于大原。

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

来归自镐,我行永久。

饮御诸友,炰鳖脍鲤。

侯谁在矣?

张仲孝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3:12

原文展示

《小雅·六月》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
四牡骙骙,载是常服。
玁狁孔炽,我是用急。
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
维此六月,既成我服。
我服既成,于三十里。
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广,其大有颙。
薄伐玁狁,以奏肤公。
有严有翼,共武之服。
共武之服,以定王国。
玁狁匪茹,整居焦获。
侵镐及方,至于泾阳。
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戎车既安,如轾如轩。
四牡既佶,既佶且闲。
薄伐玁狁,至于大原。
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
来归自镐,我行永久。
饮御诸友,炰鳖脍鲤。
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白话文翻译

在六月,军队的车马已经整备好,四匹骏马奔驰着,车上装载的是常见的武装服饰。面对强敌玁狁的紧逼,我心中十分焦急。国君出征,是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危。虽然物象四周都是黑马,闲散的似乎不在意,但在这个六月,我的战袍已经准备好。我的战袍一旦准备就绪,便能行军三十里。国君出征,以辅佐天子。四匹马儿修长宽广,气势雄伟。轻装出征,打败玁狁,奏凯回朝。军队严整,铠甲光鲜,准备共同作战。共同的武装,以保卫国家。玁狁并非善类,居心险恶,侵扰镐京及周边,直至泾阳。织就华丽的鸟纹,白色的旗帜在风中飘扬。十乘战车,作为先锋出征。军车安稳,像是缓缓驶动的车辙。四匹马儿轻盈而又闲适,轻装出征,直至大原平原。文武双全的吉甫,成为万邦的法则。吉甫喜悦,受到了诸多的福祉。回归自镐京,我将长久行走。与皇亲国戚一起饮酒作乐,享用鳖肉和鲤鱼。问,谁在此地?张仲是我的朋友。

注释

  • 栖栖:形容马车的声音。
  • 戎车:指军用的车辆。
  • 四牡骙骙:四匹马奔腾的样子。
  • 玁狁:指敌人。
  • 匡王国:拯救国家。
  • :指的是“在”。
  • 肤公:指的是战功显赫、功劳卓著的将领。
  • 严有翼:形容军队整齐、严密。
  • 文武吉甫:指的是文治武功俱备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小雅·六月》为《诗经》中的一篇,作者为佚名,属于先秦时期的作品。《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含了丰富的社会生活、政治活动、伦理道德及自然景观等内容。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反映了古代战争的场景,强调了国君出征的重大意义,士兵们的勇气,以及对胜利的渴望。在先秦时期,战争频繁,国家安全是统治者的重要任务,诗中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斗的严肃态度。

诗歌鉴赏

《小雅·六月》是一首充满气势的战争诗,描绘了古代王朝出征时的壮丽场景。诗中通过对军队装备整齐、马匹奔腾的描写,展现了出征的决心和士兵们的英勇。诗的开头“六月栖栖,戎车既饬”便引领读者进入这个热烈的气氛,给人以直观的视觉冲击。

其次,诗中反复出现的“玁狁”一词,暗示了敌人的强大与对国家安全的威胁,这种紧迫感贯穿全诗,增强了作品的戏剧性。同时,诗中的“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体现了国君的责任与担当,强调出征不仅是军事行动,更是对国家的忠诚。

此外,诗中还体现了士兵们的团结与信念,“共武之服,以定王国”,展现了共同保卫国家的决心。最后,结尾处的“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不仅表现了胜利后的欢庆,更加深了对友谊与团结的赞美,给人以希望和归属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六月份,军车已经准备就绪。
  • 四牡骙骙,载是常服:四匹马奔腾着,车上装载着常用的服装。
  • 玁狁孔炽,我是用急:敌人玁狁势力强大,我十分焦急。
  • 王于出征,以匡王国:国君出征,是为了拯救国家。
  •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四周都是黑马,似乎无所顾忌。
  • 维此六月,既成我服:在这个六月,我的战袍已经准备好。
  • 我服既成,于三十里:我的战袍准备好之后,可以行军三十里。
  • 王于出征,以佐天子:国君出征,以帮助天子。
  • 四牡修广,其大有颙:四匹马儿修长宽广,气势雄伟。
  • 薄伐玁狁,以奏肤公:轻装出征,打败玁狁,奏凯回朝。
  • 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军队严整,准备共同作战。
  • 共武之服,以定王国:共同的武装,以保卫国家。
  • 玁狁匪茹,整居焦获:敌人并非善类,居心险恶。
  • 侵镐及方,至于泾阳:侵扰镐京及周边,直至泾阳。
  • 织文鸟章,白旆央央:华丽的鸟纹,白色的旗帜在风中飘扬。
  • 元戎十乘,以先启行:十乘战车,作为先锋出征。
  • 戎车既安,如轾如轩:军车安稳,像是缓缓驶动的车辙。
  • 四牡既佶,既佶且闲:四匹马儿轻盈而又闲适。
  • 薄伐玁狁,至于大原:轻装出征,直至大原平原。
  • 文武吉甫,万邦为宪:文治武功俱备的吉甫,成为万邦的法则。
  •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吉甫喜悦,受到了诸多的福祉。
  • 来归自镐,我行永久:回归自镐京,我将长久行走。
  • 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与朋友饮酒作乐,享用美食。
  • 侯谁在矣?张仲孝友:问,谁在此地?张仲是我的朋友。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文武吉甫,万邦为宪”,体现了诗歌的对称美。
  • 比喻:用“戎车”、“四牡”来比喻军队的气势与装备。
  • 排比:如“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增强了诗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出征保家卫国的决心,描绘了士兵们的英勇斗志和对胜利的渴望,强调了团结与友谊的重要性,传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戎车:象征战争与出征。
  • 四牡:象征勇敢与力量。
  • 白旆:象征胜利与光荣。
  • 玁狁:象征敌人和威胁。

文化内涵

诗中的意象不仅表现了古战场的景象,还反映了士兵们的忠诚、勇气和国家的利益。通过这些意象,表现了古代社会对战争的严肃态度和对胜利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小雅·六月》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

    • A. 唐代
    • B. 先秦
    • C. 宋代
    • D. 明代
  2. “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中的“匡”意为:

    • A. 拯救
    • B. 侵略
    • C. 统治
    • D. 逃避
  3. 诗中提到的“玁狁”指的是:

    • A. 友军
    • B. 敌人
    • C. 民众
    • D. 天子

答案

  1. B. 先秦
  2. A. 拯救
  3. B. 敌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国风·周南·关雎》
  • 《国风·郑风·出塞》

诗词对比

  • 《国风·周南·关雎》:描绘了爱情与思念的主题,与《小雅·六月》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
  • 《国风·郑风·出塞》:同样是关于战争和出征,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情感和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

  • 《诗经》相关研究书籍
  • 古代战争诗歌的研究文章
  • 先秦文学的概述与分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洛阳道 宫怨 三游巾子山寺感述 再游巾子山寺 宫怨 送李衡 哭友人 越江渔父 长安冬夜书事 经堕泪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倍道兼行 貝字旁的字 如花似朵 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革字旁的字 都缦 匕字旁的字 乘时乘势 包含蚁的词语有哪些 片字旁的字 卧不安枕 酎饮 澎湖列岛 缚鸡弄丸 手字旁的字 髡钳 轮扁斫轮 包含虺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