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4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7:20
五丈原头秋色新,当时许国欲忘身。
长安之西过万里,北斗以南惟一人。
往事已如辽海鹤,余年空羡葛天民。
腰间白羽凋零尽,却照清溪整角巾。
在五丈原的高地上,秋色显得特别新鲜,那时我许国报国的志向几乎忘却了自己。长安在西方,已经跨越了万里,北斗星下只有我一人独自漂泊。往日的经历就像辽海中的白鹤一般已成往事,剩下的岁月只能空羡葛天民那样的逍遥生活。腰间的白羽箭已经凋零消失,却照映着清溪,理顺我的头巾。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生于浙江绍兴。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重大历史变革,作品以爱国主义和对民生的关切而闻名。他的诗风豪放,擅长描写战争、风景和人生感悟。
《感昔》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人生的回顾期,诗人感慨自己为国而战、孤独漂泊的经历,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蕴含了他对国家、个人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
《感昔》是一首充满感慨与深思的诗作,诗人在五丈原的秋色中回顾自己的过往,既有对国家大义的追忆,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开篇的“秋色新”映衬着诗人的孤独与寂寞,“当时许国欲忘身”则抒发了他当年投身国家的热情与理想。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激情已成往事,长安的繁华与北斗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人的渺小。
“往事已如辽海鹤”,将记忆比作飞翔的白鹤,寓意着往事的飘渺与不可追寻,而“余年空羡葛天民”则道出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无奈,显示出他对平静生活的渴望。最后两句,白羽箭的凋零象征着诗人战士身份的消逝,清溪的映照又似乎在提醒他要整理内心的纷乱,体现出一种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陆游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的深刻反思,情感真挚而深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义的追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折射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思。
《感昔》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陆游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葛天民”指的是?
A. 诗人
B. 隐士生活
C. 战士
“腰间白羽凋零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望
C. 对现实的逃避
陆游的《感昔》与陶渊明的《饮酒》均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陆游更多强调了对国家的责任与孤独感,而陶渊明则表现出一种更为自然与洒脱的生活态度。两者在主题与情感上有着不同的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