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37:48
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
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
此屋岂为华,于我自有余。
中堂高且新,四时登牢蔬。
前荣馔宾亲,冠婚之所于。
庭内无所有,高树八九株。
有藤娄络之,春华夏阴敷。
东堂坐见山,云风相吹嘘。
松果连南亭,外有瓜芋区。
西偏屋不多,槐榆翳空虚。
山鸟旦夕鸣,有类涧谷居。
主妇治北堂,膳服适戚疏。
恩封高平君,子孙从朝裾。
开门问谁来,无非卿大夫。
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
问客之所为,峨冠讲唐虞。
酒食罢无为,棋槊以相娱。
凡此座中人,十九持钧枢。
又问谁与频,莫与张樊如。
来过亦无事,考评道精粗。
跹跹媚学子,墙屏日有徒。
以能问不能,其蔽岂可祛。
嗟我不修饰,事与庸人俱。
安能坐如此,比肩于朝儒。
诗以示儿曹,其无迷厥初。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7:48
示儿
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
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
此屋岂为华,于我自有余。
中堂高且新,四时登牢蔬。
前荣馔宾亲,冠婚之所于。
庭内无所有,高树八九株。
有藤娄络之,春华夏阴敷。
东堂坐见山,云风相吹嘘。
松果连南亭,外有瓜芋区。
西偏屋不多,槐榆翳空虚。
山鸟旦夕鸣,有类涧谷居。
主妇治北堂,膳服适戚疏。
恩封高平君,子孙从朝裾。
开门问谁来,无非卿大夫。
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
问客之所为,峨冠讲唐虞。
酒食罢无为,棋槊以相娱。
凡此座中人,十九持钧枢。
又问谁与频,莫与张樊如。
来过亦无事,考评道精粗。
跹跹媚学子,墙屏日有徒。
以能问不能,其蔽岂可祛。
嗟我不修饰,事与庸人俱。
安能坐如此,比肩于朝儒。
诗以示儿曹,其无迷厥初。
我初到京城时,只带了一束书籍。
辛苦奋斗三十年,才有了这间房子。
这间房子并不华丽,但对我来说已足够。
大厅高大而新颖,四季蔬菜丰盛。
前面有盛宴招待亲朋,宴席上有婚礼之事。
庭院里没有其他,只有八九棵高大的树。
藤蔓缠绕其间,春天开花,夏天荫凉。
东堂坐着可以看到山,云风轻轻吹拂。
松果连着南亭,外面有瓜和芋地。
西边的屋子不多,槐树和榆树遮掩空虚。
山鸟早晚鸣叫,像是在溪谷中栖息。
主妇管理北堂,饮食简单疏松。
恩封高平君,子孙自应朝廷服侍。
开门问谁来,除了你们这些大夫外,没有人。
不知官位的高低,玉带挂着金鱼。
问客人所为,讲述唐虞的峨冠。
酒食结束后无所事事,围着棋局相互娱乐。
这里的座中人,十九人持着权杖。
又问谁与我频繁交往,除了张樊如外,实在没有。
来此也没什么事,考评道理的深浅。
跹跹追逐学子,墙屏上每天都有徒弟。
以能问不能,其遮蔽如何能去除。
唉,我不修饰自己,事务与庸人相同。
怎么能坐在这里,和朝中的儒士平起平坐。
这首诗是给我的儿子们写的,愿他们不迷失本初。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主张古文运动,崇尚古风,反对骈文。他的诗文风格朴实无华,擅长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
《示儿》写于韩愈晚年,时值其在朝为官期间,诗中表达了他对家庭、人生道路的反思,以及对儿子的教诲,希望他们不迷失方向,保持本初的纯真与努力。
《示儿》是一首充满亲情与哲思的诗作,韩愈通过描绘自己在京城的生活景象,表达了对家庭的关爱和对儿子的期望。诗中展现了他辛勤奋斗的历程,虽然生活不华丽,但却充实而有意义。通过描写庭院的树木、鸟鸣,韩愈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而对社会地位的淡然态度,反映了他对名利的超然。诗的最后,韩愈以对儿子的告诫点明主题,强调了初心的重要性,体现了他作为父亲的深切关怀和教育理念。
整首诗表达了韩愈对生活的反思、对家庭的关爱以及对儿子的教诲,强调了努力、初心和对权力的淡泊,体现了一个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韩愈在《示儿》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家庭的关爱与教诲
C. 对名声的追求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高树”象征什么?
A. 自然与宁静
B. 名利与地位
C. 学识与智慧
答案:A
韩愈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
A. 书与屋庐
B. 酒食与棋槊
C. 山鸟与庭树
答案:A、C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韩愈的《示儿》更注重家庭与自我反思,前者多表现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沉重,而后者强调了生活中的平静与奋斗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