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7:52
奉和杜相公太清宫纪事陈诚上李相公十六韵
耒耜兴姬国,輴欙建夏家。
在功诚可尚,于道讵为华。
象帝威容大,仙宗宝历赊。
卫门罗戟槊,图壁杂龙蛇。
礼乐追尊盛,乾坤降福遐。
四真皆齿列,二圣亦肩差。
阳月时之首,阴泉气未牙。
殿阶铺水碧,庭炬坼金葩。
紫极观忘倦,青词奏不哗。
噌吰宫夜辟,嘈囐鼓晨挝。
亵味陈奚取,名香荐孔嘉。
垂祥纷可录,俾寿浩无涯。
贵相山瞻峻,清文玉绝瑕。
代工声问远,摄事敬恭加。
皎洁当天月,葳蕤捧日霞。
唱妍酬亦丽,俯仰但称嗟。
这首诗描写了姬国的兴起和夏家建立的过程,强调了功绩和道德的可贵。象帝的威严和仙宗的悠久,使得卫门的戟槊和墙壁上的龙蛇图案显得格外辉煌。礼乐追求尊荣,天地间降下了无尽的福祉。四位真君并肩而立,两位圣人各有差异。阳光照耀在月初,阴泉的气息尚未显露。殿阶上铺满了碧水,庭院里的蜡烛犹如金色的花朵。紫极殿中让人忘却疲倦,青词乐曲轻声奏响。宫中夜晚的鼓声嘹亮,清晨的击打声响彻。亵渎之物被拂去,名香则像孔子的美德一般被供奉。吉祥的预兆纷纷而来,愿寿命如浩瀚的海洋。宏伟的山峦高耸,清雅的文采毫无瑕疵。代工的声音远远传来,处理事务时恭敬而恭谨。明月皎洁照耀,繁花盛开如同捧着日出的霞光。唱和间的美丽互相回应,仰望与俯视之间尽是感慨。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诗人,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恢复先秦的古文风格。他的作品风格豪放,内容多涉及政治、哲学和道德。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杜相公主持太清宫的纪事中写成,诗中不仅描绘了宫廷的盛况,还反映了韩愈对道教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诗中有着浓厚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这首诗以其华美的词藻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唐代宫廷的辉煌与礼仪,充分体现了作者韩愈对道教及其文化的崇敬。诗的开头通过“耒耜兴姬国”引入,象征着农耕文化的根基,接着描绘了象帝和仙宗的威严,展现了古代神话中对权力与尊贵的向往。诗中使用了“紫极观忘倦,青词奏不哗”等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表现了对神秘和美好的追求。
在修辞手法上,诗中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的手法,使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而富有韵律感。通过描绘殿阶、庭院等场景,诗人让读者感受到宫廷的庄严与华丽。同时,诗中还通过“唱妍酬亦丽,俯仰但称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的追求。
整首诗传达出了一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既体现了个人的理想情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韩愈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更是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辞藻,展现了对道教文化的尊敬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人借助描绘太清宫的盛况,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使得整个诗歌在文化上更加深厚,体现了唐代道教文化和儒家思想的融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耒耜”象征什么?
A. 军事力量
B. 农业基础
C. 文化繁荣
D. 自然景观
诗人通过描绘哪些场景来表达对太清宫的崇敬?
A. 田园风光
B. 宫廷的华丽
C. 战争的胜利
D. 民间的生活
诗中提到的“紫极观”代表什么?
A. 道教的高境界
B. 世俗的繁华
C. 农业的丰收
D. 文人的才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韩愈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礼乐和道教文化的表现,而后者则更加强调自然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各有特色,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